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泰君安5000點論的邏輯錯了

  • 發佈時間:2014-09-23 10:53:16  來源:濱海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國泰君安喊出了“5000點”,他們認為:如果經濟增速降到5%,無風險利率降低一半,股市可以走上5000點。股市走牛核心看企業利潤,而企業利潤取決於無風險收益率下沉。由於現在房地産、地方融資平臺、産能過剩重化工業開始資金出清,不再會成為繼續消耗資金的三大黑洞,市場會出現更多的剩餘資本投資股市。

  這個邏輯看似有理,但存在陷阱——它只有邏輯的正面,而沒説邏輯的負面。的確,現在銀行和投資人不敢再向“三大黑洞”追加投資,新增資金可以投入其他創新領域,這是邏輯正面。但問題是,這“三大黑洞”如果不追加投資,就會形成資金的自我吞噬迴圈,這是邏輯負面。它們是商業銀行信貸這枚硬幣的正反兩面。A股上證指數的成份股大多是重化工業、房地産和傳統産業,加上對它們的資金出清會連累商業銀行,因而上證指數會更多反映出負面邏輯。而“出清”理論的正面邏輯,則更多體現在中小板特別是創業板上。為什麼銀行會出現這種兩難呢?那是因為自2008年4萬億救市以來,中國一輪又一輪在房地産、地方融資平臺和重化工業中大規模投資。2007年年底,中國金融機構的本外幣貸款餘額為27.7萬億元,到2014年6月末,已增加到82.9萬億元。也就是説,在這短短不到6年的時間內,中國新增貸款量幾乎2倍于新中國成立以來前58年的貸款總額。而這些新增貸款主要投到了上述三大領域。這份報告的“出清”理論如果説的是2008年的情況,本人深表認同,但時至今日,想不付出相當大代價地從三大領域撤退,只是一廂情願。張庭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