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秦嶺天塹變坦途

  • 發佈時間:2014-09-22 19:51:5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許霞 尹登明 張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中國版圖的正中央,赫然屹立著一座自西向東的山脈,它便是秦嶺。正是因為有了秦嶺的存在,雄偉的北方與秀美的南方才有了分界線的依據,也正是因為有了秦嶺的氣候屏障和水源滋養,才會有八百里秦川的風調雨順,才會有周、秦、漢、唐的絕代風華。如今在這條與人類社會最繁盛的古代文明距離最近的山脈,一項足以改變秦嶺地區經濟社會面貌的巨大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這就是寧西鐵路增建二線工程。

  2004年建成通車的寧西鐵路,是一條貫通中國東西部的主幹線,它連接西安、南京兩大歷史名城,橫貫五省和六條南北幹線,全長1075.69公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沿線的運力需求猛增,亟需儘快增建二線並對既有線路進行改造提升。2008年10月8日,寧西鐵路增建二線(復線)工程可行性報告通過原鐵道部審查。2012年10月23日,寧西鐵路增建二線工程正式開工,計劃工期42個月。寧西鐵路增建二線與既有線基本平行,西起隴海線新豐編組站,經陜西渭南、穿越秦嶺進入河南、湖北、安徽、到達江蘇南京。

  曾參加過寧西鐵路一期工程(時稱西合鐵路)的中鐵二十一局集團三公司再次承擔起這一光榮的使命,加入了征戰寧西鐵路增建二線建設的行列。他們承建的主要工程有:隧道5座、橋梁11座、涵洞25座、跨線橋5座、路基土石方挖填162.1萬方,總投資2.6188億元。沸騰的工地,火一樣的激情,第三項目部的全體員工們不畏艱險,戰天鬥地,為寧西鐵路建設無私奉獻,他們在秦嶺山脈書寫著濃墨重彩的鐵路建設新篇章。

  然而,正如這崎嶇險峻的秦嶺路一般,項目的建設施工並非一帆風順,甚至幾近挫敗。由於項目前期經營不善,工程進度滯後,已經嚴重危及企業信譽,中鐵二十一局集團三公司採取果斷措施,派公司副總經理、兼任集團公司大西高鐵指揮部常務副指長的張驊接任寧西第三項目部經理。短短5個月時間,張驊便用他高超而強有力的組織指揮才能,一舉讓項目部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徹底扭轉了之前的被動局面,使寧西第三項目部在安全品質、工程進度、二次經營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節節勝利的施工進展面前,項目部的全體員工也一掃過去的陰霾,揚眉吐氣地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臨危受命力挽狂瀾

  寧西鐵路增建二線雖然只是國鐵一級鐵路,但建設過程卻極為艱辛,以致建設者在前期施工中舉步維艱。這點從下面的數字就可見一斑:寧西第三項目部自2012年7月18日組建之初起,到2014年2月底,累計完成投資1.2億元,平均月産值只有630萬元,累計被局指揮部罰款110萬元。

  從2013年11月至今年2月,施工生産停滯不前,項目基本處於癱瘓狀態,項目管理人員思想不穩定,甚至不少人的想法是趕緊離開這裡。施工隊伍也不穩定,勞務隊伍沒有上人,都還在等待觀望,能幹的活沒有安排幹,不能幹的更沒有創造條件幹。職工處於慵、懶、散的狀態,職工來來去去換了很多撥,大家失去了信心,項目留不住人。在局指三個土建項目中處於最後一名。今年5月,經公司審計部對項目前期生産經營審計,項目前期經營虧損895萬元。談及於此,項目書記李文才回憶道:“今年春節前,公司總經理莊乾理到寧西檢查工作,在看了工地後很不滿意,對項目的評價是如同得了癌症的病人。”

  之所以造成這種現狀,最大的問題在於管理混亂,工序銜接不緊,抓不住重點,完不成局指和公司下達的任務指標;對上與局指關係不順暢,對外與業主監理關係不到位,也不能按照公司要求落實施工生産措施,與公司的要求存在相當大的距離。

  為了徹底扭轉寧西第三項目部的落後狀況,公司主管領導經過慎重考慮與週密安排,派公司副總經理張驊接任項目經理。

  張驊1993年畢業于雲南大學經濟管理系,後進入石家莊鐵道學院學習兩年,取得了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文憑,曾在四川毛爾蓋水電站交通公路項目部任項目經理,在川西的四年裏,他吃透一地,轉戰一方,不僅組織指揮才能得到實戰檢驗,而且對外協調能力也得到充分展示,使項目實現了就地滾動發展,後續工程一個接一個,將當初的一個項目幹成了三個。繼公路工程後,又承攬了水電站引水支洞、調壓井高邊坡土石方工程兩個項目,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圓滿地完成了公司下達的經營指標。2010年,他被調到集團公司大西高鐵指揮部任副總工程師、副指揮長,2011年擔任大西局指常務副指揮長,是一位資深的項目經理。2013年7月,集團公司任命張驊為三公司副總經理,同時負責大西項目收尾工作。

  古人有雲: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臨危受命的張驊心裏清楚,不展開拳腳,殺開一條血路,難以扭轉頹勢。

  針對項目存在的問題,他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迅速組織180人上場,恢復施工生産,全力以赴搶進度;清除了兩個懶散的隊伍,從公司合格的勞務分包商中各引進了一支橋、隧施工隊伍;理順了與局指、業主和監理之間的關係,使施工生産走上了正軌;採取項目班子成員分片包乾,化小考核單元,每天晚飯後項目班子成員開碰頭會,項目黨政主管晚上帶頭輪流值班、巡夜,每個值班小組由項目班子成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司機四人組成,督促各工地加班加點施工;按月進行績效考核,月底兌現獎罰,獎金到施工現場發放,激勵員工鬥志。

  經過這一連串立竿見影的重拳出擊,再加上四、五兩月大幹60天,項目部施工進度一躍排名局指三個土建項目部第一名。從今年3月到8月,項目部6個月完成産值超過8000萬元,平均月産值達到1300萬元以上,比之前的月産值翻了一番。3月至8月,項目部月月獲獎,累計獲局指獎金80萬元。在抓施工進度的同時,項目部對安全品質的監管一刻也沒有放鬆,由安全總監、安質部部長、副部長分片包乾,整個項目安全品質運作狀態良好,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徵地拆遷誓邁難關

  眾所週知,任何一項大型建設工程,徵地拆遷都是擺在施工單位的頭號攔路虎,可以説不解決這個問題,一切都無從談起。第三項目部面臨的情況尤甚,因為他們負責的地區被當地政府列為徵地拆遷難點的“重災區”,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公司領導將身為渭南市臨渭區本地人的李文才從廣東江肇收尾項目調到寧西任項目書記,並主抓徵地拆遷工作。

  據李文才介紹,寧西第三項目部管段土建段全長12.93公里,跨一區一縣兩鎮14個行政村,紅線內徵地1400畝,臨時用地150畝,棄碴場大臨用地330畝。

  為了開展工作,李文才和項目部外協辦主任閔繼榮走村入戶與村民談心,憑著中國鐵建人的樸實無華,用一張嘴、一雙腿、一顆心,以誠感人,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用他們的話來説就是“白天做不通,我們晚上再去,今天不行,明天再接著做,天天跟他磨。最後,我們以築路人的真誠贏得了他們的理解。”

  在整個的徵遷工作中,項目部可謂舉步維堅。“一塊4畝多的櫻桃果園賠償讓我們吃盡了苦頭。”李文才説,“按臨渭區文件規定,一畝櫻桃賠付標準為1.2萬元,但村民不接受,獅子大開口提出一畝要10萬元。”為此事,他一方面跑國土局、橋南鎮政府為村民爭取利益;另一方面,給村民做工作,讓他們不要漫天要價。這塊地已拖了一年零三個月,工期已逼近,如果再解決不了,紅線內便道打不通,不光此段路基施工受影響,還將影響到相鄰的重點工程劉家山特大橋、奓峪三號大橋無法施工。臨渭區在渭南市,從工地一個來回48公里,他跑了三十多趟,橋南鎮政府幾乎每天一次,終於為村民爭取到比較合理的賠償。

  不光個人徵地十分棘手,涉及單位的地也是困難重重。橋南鎮是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基地所在地,受地形限制,奓峪三號大橋的2號墩要從衛星測控中心部隊水廠一角通過,由於涉及部隊的土地産權不能隨意轉讓,該基地部隊也沒有權利轉讓其土地,如果橋墩建在這裡,以後就屬於鐵路局的了,前後折騰了一年多都沒有動工。經過局指和西安鐵路局、寧西鐵路增建二線指揮部出面,找到基地部隊的上一級領導協商,部隊領導為支援鐵路建設,同意由施工單位先開工,然後再由西鐵局、西二指、國土局、部隊四家單位召開會議,並形成土地轉讓會議紀要,才解決了難題。

  寧西鐵路增建二線徵遷難題一個接著一個,毫不誇張地説:每拿下一塊地,就好比攻克一座堡壘。不過在艱難的徵地拆遷過程中,也不乏令人感動和溫暖的事情,據項目部外協辦主任閔繼榮回憶:“華縣高塘鎮小村有34戶拆遷,必須在11月30日前拆遷完,我們與鎮政府協商,給每戶3000元租房過渡補貼,但這麼多拆遷戶沒處租房子,有27戶村民主動投親靠友,剩餘7戶沒地方去,就用石棉瓦就地搭棚安置。秦嶺的冬天來得早,為讓村民取暖,我們為他們拉電線,送電褥子。今年4月,所有拆遷戶全部入住新居。”

  正是這種不畏艱險,誓邁難關的精神,加之春風化雨、細緻到位的工作方式,第三項目部在局指第一家完成房屋拆遷,獲獎金20萬元,業主西二指還專門組織寧西鐵路陜西段到第三項目部召開徵地拆遷現場觀摩會。

  科學施工勇字當先

  在順利完成徵地拆遷工作之後,項目部施工也逐步展開。第三項目部管段12.93公里,有5座隧道,大小橋梁11座,跨線橋5座,路基土石方162.1萬方。雖説該鐵路只是國鐵Ⅰ級標準,又是單線鐵路,但由於地處深山,又臨近既有線,施工難度一點也不比高鐵小。各架子隊都沒有配車,出行靠兩條腿,最遠的到項目部要走3個小時。為拿出最佳施工方案,項目部因地制宜,根據管段線路長,僅便道就有30多公里,在秦嶺山中蜿蜒穿行交通不便的特點,將管段分為4個架子隊和一個拌和站,各管一段,解決了跨線長的難題。

  第一架子隊位於標尾,管段1.904公里,主體工程為兩隧兩橋。目前,兩座大橋已完工,正在澆注的最後一個橋墩即將併入既有線,新楊家隧道、新鹼地溝隧道還有二、三十米就貫通。但回首施工過程,隊長張步宏仍感慨萬千,“這裡處於秦嶺腹地,荒郊野嶺,本身便道窄交通不便,渭玉高速公路開工後,更加擁擠,運送材料十分艱難。由於地處深山距離遠,高壓線容量不足,電壓降幅度白天和夜間相差100多伏,帶不動空壓機和砼輸送泵。我們除自備兩台200千瓦、150千瓦發電機外,還外租了一台300千瓦的發電機,施工成本加大。”此外,這裡自然條件惡劣,施工現場鄰近既有線施工,為保證鐵路運營安全,隧道掘進採用人工配合機械開挖,進展十分緩慢,每天最多進1米。另外,由於車賀溝大橋逐漸與既有線並線,吊車的臂高過接觸網,且侵入軌道中心,只能利用每天兩小時的“天窗”點施工。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施工環境下,第一架子隊仍按時完成了施工任務。

  第二架子隊駐地在秀龍山,記者進山時也是夕陽西下,陣陣秋風刮來,荒涼得有些恐怖,據當地村民説常有野豬等野物出沒。相傳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將劉姓子孫追殺殆盡,唯有劉秀逃脫。在王莽兵馬的追趕下,劉秀鑽了七十二道峪,秀龍山便是其中之一;劉秀在秀龍山得到太白金星相助,逢凶化吉,很快重興漢室登上了龍位,秀龍山也因此而得名並相相傳至今。

  他們的任務是兩座隧道夾一座橋梁,管段總長1.793公里。現在兩座隧道已貫通,其中全長1202米的新水峪隧道,是項目部最長的隧道。目前,二隊正抓緊突擊小峪寺大橋。技術主管柳陽説:“小峪寺大橋雖然長只有220米,8個墩臺,但墩身高達44米,由於處於狹谷地帶,風很大,雖然塔吊在橋墩上有多個支撐點,但晃動的幅度達60公分,施工存在一定風險。不過,在我們的努力和科學施工下,0號臺、1號至4號墩已完工,5號墩已即將封頂。只要把塔吊移到5號墩,最多一個月我們就全部完工了。”

  第三架子隊組建於2013年4月,公司副總經理兼項目經理張驊將時任第二架子隊隊長的任軒均調任第三架子隊隊長。三隊管區長3公里,主要工程有一座隧道649米,劉家山特大橋660米,奓峪三號大橋288米,三段路基600多米,挖方12萬方。

  劉家山特大橋開工晚,工程量大,共上了10台鑽機,60人的兩個樁基開挖工班。由於變壓器要供隧道用電,電線長達600多米,電壓低帶不動鑽機,他們租了兩台300千瓦發電機,該橋施工進度很快,今年6月主體已完工,從局指重點工程中銷號。目前,除新天留隧道還剩100多米外,其餘工程已基本完工,就連新增的擋墻、抗滑樁等工程也已基本完工。

  第五架子隊主要工程有橋梁3座,5座跨線橋,涵洞21座,7段路基計5.3公里,挖方110萬方,填方23萬方,A組填料基床表層透水性填料2.7萬方。任常國與阮班軍先後任架子隊隊長。“只要工地在施工,哪怕氣溫再高,我和任隊長都盯在工地。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安排測量放線,監督按規範施工,確保安全品質。”阮班軍説,“在進行路基大挖方時,我們投入卡車、挖機、裝載機、推土機等大型設備54台,5個月完成任務,比局指要求的工期提前一個月完工。”

  除了四個架子隊之外,拌和站更是項目部的重中之重,站內一字排開停了9台砼罐車,日産砼400立方米。站長段江華自豪地介紹道:“我們的拌和站是首次使用資訊化監控系統,生産的砼品質標準是鐵路工程中最高的。”“砼拌和站動態監控管理系統”在鐵路項目上是首次投入使用,由中國鐵路總公司、西二指監控。監控內容包括:拌和時間、原材料數量,骨料誤差正負不能超過2%,粉劑、水劑正負誤差在1%以內。如果有一項不達標,資訊就會反饋到中國鐵路總公司、西二指。另外,拌和站操作人員、項目經理、總工都會收到提示短信,確保了每一方砼百分之百合格。“拌和站是從2013年7月開始正式運作資訊化管理系統的,以後鐵路工程都將全部使用這種管理辦法。拌和站站長、試驗室主任經過業主培訓後持證上崗。”段江華説:“以後選擇拌和機稱量系統力求精密,拌和機作業系統要滿足資訊化系統的要求。”據了解,拌和站目前已生産砼10萬立方米。

  除了科學合理分工之外,施工安全也是項目部極為重視的問題。寧西項目部臨近既有線施工點有4處,為確保既有線施工安全,張驊將既有線施工經驗豐富的席迎利調到寧西項目部。席迎利原是大西第一項目部安質部長,大西高鐵的既有線施工都由她出面協調,她與西安鐵路局工務、供電、電務、車務、通信等單位打交道兩年多,工作熟稔幹練。憑藉著一股子不幹成誓不罷休的牛皮糖精神,諸如既有線施工方案報批、安全協議簽訂、月度施工計劃及日施工計劃申報、要點天窗施工這些每一項都要蓋十來個章的繁雜工作,她一齣馬保準手到擒來。平時,她還要到現場監督安全措施執行情況,把不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她説:“措施再完善,關鍵要落實在現場。鄰近既有線施工稍有一點疏忽,就有可能發生通天的安全事故,企業幾十年積累的信譽就會毀於一旦。”在她的嚴格把控下,項目部從鄰近既有線施工以來,沒有發生任何危及行車安全的事故。席迎利説:“雖然工作很累,但看到自己親手建起的一條條鐵路上賓士著列車,心裏就有一種成就感,覺得作為一名中國鐵建的築路人十分自豪。”

  二次經營改換新顏

  在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的同時,項目經理張驊還狠抓二次經營,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優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在國有建築行業普遍盈利水準低,尤其是鐵路項目大面積虧損,建築行業處於困境之中的大環境下,出重拳止住了項目虧損的勢頭。

  張驊接手寧西第三項目部時,經公司審計已經虧損895萬元,還有一些潛虧的帳沒有仔細算,他接手的無凝是一塊“燙手山芋”。

  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使本來就虧損的項目雪上加霜。如陜西省公安廳出臺新規定,施工單位使用火工品,必須取得“營業性爆破資格證”。由於辦理證件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工程爆破只能由委託給民爆公司。項目部副經理兼計劃部長薛軍濤算了一筆帳,僅此一項,項目部便增加成本達400萬元。

  作為公司班子成員擔任項目經理,張驊必須竭盡全力填平前期虧損的窟窿,確保項目整體持平不虧。但他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因為後期的工程不好幹,都是些不賺錢的活。他一到任就主動出擊,從抓好二次經營入手。首先對圖紙進行審核,搜尋概算中的錯項、漏項,準備基礎資料,便於優化方案和變更設計。然後再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因地制宜地優化施工方案,從而大幅降低成本。水峪溝大橋的建設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範例。

  今年6月,水峪溝大橋開工,該溝成“V”字形,溝谷深地勢陡峻,4個墩全部位於陡坡上。原設計橋墩為圓端形,定型鋼模板每塊重達2噸,需要吊車、挖機等大型機械吊裝配合施工。但是,修這座僅幾跨的橋要經過三個村的便道,除了必須付180萬元的過路費之外,還要另外對便道進行加寬。張驊和總工吳成秀將橋墩優化為矩形墩,這樣較小的模板可以用人工拼裝,省去了使用大型機械的麻煩,不但節省了180萬元的過路費,還省了修便道的費用,另外,降低鋼模板採購費用達50萬元。

  項目部兩段挖方深度24米的路基,基底地質出現斷層,發生滑坡四、五千方,為了徹底整治路基病害,張驊親臨現場帶領技術人員制定變更方案,並得到設計院認可。第一段600米增加抗滑樁23根,樁與樁之間用樁板墻連接,增加投資600萬元。第二段800米正在申報變更。

  由於地質原因,路基需要A組填料近6萬方,如果到市場上採購每方55元,項目部試驗室經過化驗,隧道棄碴適合A組填料,除去每方25元的運輸成本,共降低成本150萬元。

  大挖方路基棄土場設計在5公里外,村民希望能幫他們填溝造地,項目部變更棄土場後運距近了3公里,既為村民造地240畝,又節省運費達200萬元,同時還節省了大筆維修便道資金。

  同時,項目部還狠抓項目成本管理。項目部總經濟師薛軍濤告訴記者:“2014年3月份以前,二次經營方面是弱項,變更不但沒增加一分錢,反而有8份負變更,又沒有及時利用好的方案進行衝回,造成投資減少120萬元。公司副總經理張驊來後,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對內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聚集人氣,項目班子成員實行分片包保,既壓擔子又給權利;按月對架子隊下達施工計劃同時與勞務隊完成任務掛鉤,月底考核兌現,獎金到現場發放,激勵鬥志,使架子隊主動參與管理,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使生産經營呈現良性迴圈的態勢。之前,項目部累計被局指罰款110萬元,3月至8月僅進度考核獎勵就獲得52萬元。對外加強溝通,邀建設及設計等單位相關專家對寧西把脈會診,找病根出良方,讓大家認識寧西了解寧西,同時心繫寧西”。

  正是緣于這種對二次經營的高度重視,張驊帶領技術人員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加強成本管理,使原本虧損的第三項目部舊貌換新顏,成為公司虧損項目整治、債務風險管控的模範排頭兵。“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從余寒料峭的早春,到烈日炎炎的酷夏,再到如今雁過秦嶺的金秋,經過張驊以及中鐵二十一局集團三公司寧西第三項目部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纍纍的豐收碩果就在眼前,項目部主體工程即將全部完工,曾經的漫漫秦嶺險途已在腳下,曾經的巍巍雄關天塹已成坦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