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匯率不是保護貿易的工具

  • 發佈時間:2014-09-22 17:01: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金融市場呈現大幅度的波動,敏感性在於人民幣與美元同步向上,受制于美元之下的人民幣匯率走勢本應反向美元走勢,但此時卻出現趨同的方向,耐人尋味。

  今年3月份開始的人民幣貶值態勢有利於部分外貿的恢復,尤其是對出口貿易企業的作用是積極的。然而此時的人民幣升值不僅打亂外貿本身的生産積極性和經營保護性,還增加了企業對匯率未來判斷的恐慌。

  貨幣功能與貿易結果不相符

  很多企業的經營經歷了年初人民幣預期升值和年中前後人民幣貶值的衝擊,再一次的人民幣不確定使得這類企業的發展如履薄冰,這對於今年外貿指標的完成以及外貿發展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傷害。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佈局中,外貿從第一架馬車的貢獻比例轉變為最後一架馬車,經濟和産業結構配置的不正常以及認知和預期的不正常,加深了對實體經濟理解的偏離。

  央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7月我國人民幣跨境結算為3.77萬億元,增長55.9%,涉及174個國家,這是一個靚麗的數據。同期商務數據顯示:8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670.9億美元,同比增長4.0%,環比下降3.0%。其中出口2084.6億美元,同比增長9.4%,環比下降2.1%;進口1586.3億美元,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2.4%和4.2%;貿易順差498.3億美元,同比和環比分別擴大77.8%和5.4%,繼7月後再創歷史新高。1-8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7663.9億美元,同比增長2.3%,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緩6.0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4834.6億美元,同比增長3.8%,比上年同期放緩5.4個百分點;進口12829.3億美元,同比增長0.6%,比上年同期放緩6.7個百分點;累計實現貿易順差2005.3億美元,同比擴大30.3%。從中可以看出貨幣功能與貿易結果的不對稱和不相符,匯率不是保護貿易的工具,反之貨幣職能被輿論與投機所利用,不僅毀掉貿易實體經濟,反之使得金融貨幣的脆弱性加大。

  伴隨人民幣的再升值,人民幣的投機套利將會捲土重來,放棄生産與發展,極端投資與投機摧毀人民幣實體經濟基礎,不利於人民幣市場化和自由貨幣的實現。貨幣自由化和市場化是以實體經濟的實力促成貨幣的地位,脫離實業基礎將會産生巨大的風險和災難。我們需要正確看待薄弱的經濟基礎和不足落後的現狀。

  投資高潮不適合國情特性

  我國的改革開放與發展不均衡嚴重。因此我們的投資重點應是解決自身的發展均衡與合理,投資重點和儲蓄資源應傾向於西部的落後、農村的貧窮、中小企業的不足以及個人醫保和社保體系的薄弱。解決自身的缺陷與不足對於我國真正從大國走向強國十分重要,也是我們當前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思路與路徑。

  投資市場也要關注,但這並不是我們的長項和優勢,也不是我們可以駕馭與控制的風險。貨幣制度、市場結構、資源要素、技術經驗等的複雜性擴大,外部環境更處於高端化和高級化的水準階段,而我們要解決的依然是自己的基礎問題,不要過於膨脹被忽悠或被動接應。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本質上的區別依然存在,並且有內在、隱性的分化與差異,風險預警在當下更為嚴峻,我們的企業需要找準方向,人民幣匯率才會明確價格基礎。

  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步伐加快需要理性、專業和科學。計劃經濟時期的本職、本業、本崗的敬業精神和敬職標準需要在此時發揚與提倡,並非人人是投資者,個個是金融家,行業與産業的定義需要清晰和分工,這對於此階段的宏觀經濟結構性調整和産業升級換代極其重要。如我國鋼鐵行業的産能過剩,本應是鋼鐵大國的優勢,但卻因為急功急利以及浮躁急躁的發展思路,使得鋼鐵人不幹鋼鐵,跨界跨業從事金融投資,缺少專業基本功,各行各業應引以為戒,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與風險。外貿企業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與挑戰,不能因為匯率價格而放棄外貿生意和行業,學會管理匯率和識別匯率風險是我們企業的軟肋和補充重點。

  金融需要為宏觀經濟保駕護航

  我國經濟處在一個嚴峻的時期,有效儲蓄和資源有待合理配置與運用。財富效應和儲蓄資源應用到合理與適當的地方,使得國民的投資回報率增加在本土為主,百姓的收益率增加在本市場為主,以此帶動改革開放的吸引力與競爭力,海外與國內市場並舉是有效的出路與思路。尤其在當下我國金融過度、經濟不足,實體經濟缺少資金、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本末倒置的嚴重性呈現放棄經濟實體和實業狀態嚴重。

  三個數據極具代表性:PPI指標連續30個月為負,生産力不足,脫離發展中國家、初級階段市場經濟的特色,沒有生産力就會喪失競爭力;外貿對國民經濟貢獻度萎縮,第一架馬車變為最後一架馬車不是進步是退化;股票市場缺少含金量,上市公司競爭力不足嚴重,攀比資金規模和政策效應,而非為股民回報率和國家利益考慮,缺少技術與品牌競爭。因此我們更需要深入思考,找準路徑,發現自己適合的方法,以國情特色的優勢促進我國實體經濟加快發展與轉型,實現目標與戰略的調整,促進均衡與有效發展,人民幣的市場化與自由化才會實現。

  匯率的發達是促進和刺激我們思維方式和發展路徑的積極因素,但不要被價格、預期所綁架,限制與閉塞了思維與思想。積極探索與認真研究國情特色是發展之道,努力開發和積極借鑒外國經驗教訓是科學之路。我們應該依據專業與國情的特點,採取有效的思維與方法應對,做到以國內為主、以實體經濟為主、以生産建設為主。

  (作者係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