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打擊ISIS到底有多難?
- 發佈時間:2014-09-22 02:31:01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參
美國想打“代理人”戰爭,即動員當地人民起來戰鬥,然而在如“烏合之眾”的敘利亞,打擊ISIS比走鋼絲難得多。
日前,美國國會兩院先後通過了支援行政當局打擊ISIS(伊斯蘭國)的法案,但在相關國際聯盟的組建上,奧巴馬政府依然未遇晴天。中東雖有十國簽署聯合協議,但缺少兩個關鍵國家伊朗和土耳其。美國西方傳統盟友齊聲道義響應,但英國和德國都明言不會參與空襲。
究其原因,美國當今的聯盟困境主要源自於美國自身的“惜戰”心理、苛刻的聯盟條件和難度過高的戰略設計。這一結果,依然是“奧巴馬主義”對外政策缺陷的放大。
首先是美國自己不願意花大力氣。當前,美國社會的心理矛盾加劇,民眾既擔心恐怖主義勢力捲土重來、襲擊美國本土,又害怕國家陷入另一場持久戰、勞民傷財。更大的問題是,社會失去了對政府外政策的信賴,把不滿情緒都傾瀉到了決斷力不足的奧巴馬身上。
中期選舉將近,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候選人,誰都不願意把打擊ISIS問題弄成血拼的焦點,弄不好惹得一身腥。於是,打擊ISIS的戰爭正在成為奧巴馬“一個人的戰爭”。在美國自己沒有充分表現堅定的戰略意志的情況下,盟友們“各懷鬼胎”並不為過。
其次是過於苛刻的聯盟門檻。在打擊ISIS問題上,奧巴馬政府表面上是在沿襲布希政府的反恐思路,以江湖大義為重,舉賢不避親仇,實際上卻依然固守民主/非民主的傳統意識形態準則。這樣一來,奧巴馬政府給人的印象便是,既想讓他國承擔和分享責任,又不願放開傳統的聯盟小圈子,防止宿敵火中取栗比早日看到勝利果實更重要。
同時,在聯盟標準執行的過程中,打擊戰略中所夾帶的過多的“私貨”,已經成為阻礙核心目標實現的最大包袱。日前,伊朗在政府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拒絕了美國協助打擊ISIS的請求。美國要求伊朗協助的請求是假,通過“合作”控制伊朗對伊拉克什葉派勢力的干預能力才是真。
最後是難度過高的戰略設計。在對參與規模和力度提前“自我約束”的情況下,美國國內政治博弈的最佳結果是打“代理人”戰爭,即動員當地人民起來戰鬥,然而在如“烏合之眾”的敘利亞,打擊ISIS比走鋼絲難得多。
組建國際聯盟是奧巴馬政府打擊ISIS戰略中的關鍵一環。但是,只要奧巴馬政府不真正“放下身段”,縱觀美國國內、國際態勢,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奧巴馬當局還將在缺少朋友的“混沌”中徘徊。
□史澤華(北外副教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