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口唇間的文化傳承

  • 發佈時間:2014-09-21 05:52: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更願意把吃的流傳看做是口唇間的文化傳承

  同學間有了微信群,某君為日前歡聚作了一首舊體詩,其中有一聯:“柴門愧有何曾酒,竹簟羞無陸羽茶”。其中提到何曾,對這位身為晉朝開國元勳的本家,我恰知一二:據《晉書》記載,何曾貴為太尉,對吃極為講究:“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開花饅頭大約就是那時流傳下來的——明顯就是一個吃貨。何曾“性奢豪,務在華侈……廚膳滋味,過於王者”,這種奢侈的習性從古至今都受指責,但他愛好吃的特點也作為一種文化符號隨著他的傳記流傳下來。細細想來,衣食住行同為生活要務,但由於環境、制度、技術等元素的影響,只有食更容易成為文化延續的載體:封建社會講究等級制度,比起有規制要求的屋宇、車馬、服飾,食物本身並沒有太多的階層屬性,具有更廣泛的傳承性。

  當然這種傳承絕非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東坡肉肯定和蘇軾當年的創制有所不同,至少北宋還用醬汁而非現在的醬油吧。雖然舌尖一詞流行,但我相信,在歷史延續中,味蕾的實際變化一定是很多的,所以我更願意把吃的流傳看做是口唇間的文化傳承。

  比起漫長的歷史記錄中文化符號的傳承,在一段上下可及的時間內,某種食物、某種口味能夠調動很多回憶,把沉睡在記憶中的許多往事隨著對味道的琢磨或多或少地串聯起來,並聚合一些特定的人群,形成獨特的文化現象。唐魯孫《天下味》一書中寫到,上世紀一二十年代,北京崇文門大街有個法國麵包房,“凡是法式稀奇古怪的麵包,它是一應俱全。”趙珩的《老饕漫筆》中則有後續記載:法國麵包房的名稱一直延續到五十年代初,後來改名叫做“解放”食品店,直到六十年代初。顧客們也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中的特殊群體,百分之七十可以説是長期顧客。六十年代初,“解放”與“華記”合併,七十年代初,又更名“春明”。余生也晚,記憶中只有“春明”,對趙珩書中所記“春明”也是個小社會,“買東西時會覺得有人似曾相識,凝視良久,確認無疑,相互握手,欷歔無言,感慨係之矣”的場景略感熟悉。

  曾在人大和師大工作過的一位前輩也有類似的記憶,“有一天在東單春明食品店(過去的法國麵包房)排隊買點心時,發現過去的老師瑪達拉排在隊前面,我高興地叫她:‘瑪達拉,瑪達拉!’老師看到我非常高興。這時後面又有人叫盧老師,盧老師!我回頭看見有一個女子在招呼我説,盧老師你還認識我嗎?我是你的學生啊!我們師生三代在排同一個隊,多有意思啊!”因共同的愛好來到同一個小店內,春明的這些相遇足以成為當時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微信上同時有別的同學在談牛街“寶記豆汁店”的豆汁兒,追根溯源,好不熱鬧。想起上周和朋友去過同在牛街的“聚寶源”吃涮羊肉,鄰桌旁座多是性情豪爽之士,如果把當年的春明比作西園雅會,這兒就是充滿豪氣的梁山聚義廳。不同的食物,既代表了不同的口味,有時候也能體現不同朋友圈的客觀存在,真實地反映了文化愛好的差異性。

  鋻於“吃”所具有的文化屬性,在今天又格外強調文化的時代,一些成功的企業也沒忘了利用這種文化上的懷古之情做些文章,比如北京的北冰洋汽水,比如義利麵包等等。雖然北冰洋生産廠家的負責人更希望突出創新與變革,不太願意承認品牌懷舊的作用。但正如今天的人並沒有吃過蘇東坡手創的東坡肉,依然會在餐桌旁樂此不疲地點上一道東坡肘子那樣,當年沒有喝過北冰洋汽水的八零九零後,就像嚮往老北京四合院那樣,也從父老相傳中産生了對北冰洋汽水的渴望。沒有這種依戀式的文化傳承,北冰洋未必能像今天這樣火。不信,你把品牌換成北極熊或者南極翁試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