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求助媒體怎麼成了標準程式?

  • 發佈時間:2014-09-21 01:18:0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千言時評

  提起學術腐敗,中國學術圈應該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群體。有老師舉報學生,也有學生舉報老師;有堂而皇之移花接木,也有偷偷摸摸改頭換面……各種舉報、抄襲“模式”層出不窮。但提起各起舉報的處理,中國學術圈又成了最沒有想像力的群體,不是舉報無門,就是“爛尾工程”,再不濟也得等到花兒也謝了,處理意見才羞羞答答地公諸於世。而求助媒體幾乎成了舉報的標準流程。學術界的學術不端雜夾著各種利益糾葛見諸報端螢幕,讓人總是感慨,學術圈比娛樂圈還熱鬧。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某教授實名舉報的案例,為中國學術圈的最有想像力和最沒有想像力的記錄又添上一筆。

  近日,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科研處退休副教授過某向《新快報》舉報該學院生物系退休教授王某的論文剽竊行為。據報道,在求助媒體之前,過某早已向院方實名舉報,但耗時6年未見處理意見。

  仔細分析過某的舉報過程,不得不再次感慨中國學術圈的想像力,比如一位教授能跨領域發表論文、申報並獲批職稱,“一稿多投”能在3年的時間跨度內上演,以及聲稱發表論文是項目負責人專利的言論。但我對舉報過程中最沒有想像力的部分更感興趣:一位鍥而不捨的舉報者,比如堅持6年舉報的副教授過某;行動遲緩的舉報受理部門,比如6年沒有任何表態的江蘇第二師範學院;以及舉報者無奈求助媒體。按照學術舉報的標準流程,下一步上演的大概是各方陳述過某與王某的恩怨情仇。再接下去,是在媒體監督見證下,院方迅速處理果斷決策,為抄襲與否定論。我很好奇,為什麼情節千差萬別的舉報總是要經歷一樣漫長和無奈的等待?為什麼求助媒體成了學術舉報的標準流程?

  辨別是一稿多投還是論文抄襲,並非媒體的特長。舉報者屢屢求助媒體,是因為不向媒體求助,舉報就難有進展。這折射著國內學術監管的嚴重錯位和制度缺陷。學術舉報中最有想像力和最沒有想像力的部分何嘗又不是如此。幾乎程式化的舉報經歷,同樣漫長、無奈的等待,或是出於對位高權重的被舉報者的包庇,或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懶惰,或是掩耳盜鈴式的“臉面”思維。而花樣百齣的不端行為,及其背後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不過是學術界紛繁錯雜的亂象的縮影。監管缺失越嚴重,不端者肆意發揮的空間越大,學術不端行為得以不斷變換模樣招搖過市。在這種惡性迴圈式的相伴相生中,學術道德大廈千瘡百孔。

  求助媒體成學術舉報的標準流程,這凸顯了媒體的公信力,也凸現了學術監管的種種弊病。我們的學術監管機制該啟動自檢程式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