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買理財産品不再吃啞巴虧

  • 發佈時間:2014-09-19 11:33:36  來源:海口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望全程錄音錄影,規範銷售、投資、經營行為

  本報9月18日訊(記者李銀)理財産品一旦出現虧損,投資者和銀行往往各執一詞,時過境遷,彼時現場無法回放,究竟責任在誰?如何規範銀行銷售,杜絕此類事件發生?日前,銀監會表示,為規範銀行理財業務,未來銀行銷售理財産品要進行全程錄音錄影。記者了解到,海口各大銀行目前還沒有類似措施,但這一話題引起廣泛關注。

  買理財産品將錄音錄影

  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為規範銀行理財業務,未來銀行銷售理財産品要進行全程錄音錄影。“有沒有誤導,有沒有把風險講明確,如果有這個錄音錄影的過程,可實現産品銷售透明公開,切實規範理財産品銷售、投資和經營行為。”尚福林説。

  銀監會負責人表示,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始試點,接下來將面向全國推廣。錄音錄影不僅僅適用於理財産品的銷售,還可以應用在銀行其他的代理産品上。

  金融機構暫未接到通知

  記者走訪海口浦發、招行、光大等各大銀行網點了解到,關於銀行銷售理財産品擬全程錄音錄影,我市各銀行暫未接到通知。

  “目前,銀監部門對我們的要求,只是在銷售理財産品時,要對客戶進行風險評估,要向客戶揭示産品可能存在的風險。”浦發銀行海口分行個人銀行發展管理部産品經理符嬋説。

  招行海口分行邢經理稱:“對於一些風險較高的産品,特別是收益浮動而不保本的産品,由於風險較高,實際收益達到預期的可能性很小,雖然銀行工作人員在銷售過程中會讓客戶充分了解産品風險和收益,但還是會擔心解釋過程中出現誤會。為防止未來可能發生的糾紛,銀行多會在産品介紹單上註明,投資有風險,客戶需謹慎等字樣,並附注客戶的簽名及身份證明。”

  記者走訪發現,各家銀行的貴賓理財室內,都會裝有攝像頭,不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主要是用於安保,並非是記錄客戶購買理財産品的全過程的。

  “對銀行來説,這也是好事,因為有了錄影錄音,將來如果出現買理財産品的糾紛,可以直接找出購買時的錄影錄音,一看就知道是誰的過失。”農行紅城湖支行相關工作人員説。

  日前,銀監會負責人也表示,這項工作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始試點,接下來將面向全國推廣。

  雖然海口各銀行表示暫未收到銀監局的相關通知,但業內人士都認為,所有銀行銷售理財産品時進行全程錄音錄影已是大勢所趨。

  有了錄音可避免吃啞巴虧

  對於銀監會提議的購買理財産品要全程錄音錄影,不少市民表示贊同。市民汪波表示,這是明智之舉,“有些銀行在你買産品的時候態度好得不得了,一旦産品出現問題,他們就把責任推到市場大環境不好、條款限制等問題上,你要較真,人家就拋出合同,不管你是不是被誤導,上面有你的簽名,只能認了。如果有了錄音,就能找出到底是誰的責任,避免吃這樣的啞巴虧。”

  不過,市民彭曉嵐擔心,政策本身是好的,但錄影由誰來保存,出現問題時能否完整的調取出來使用,這些都需要明確規定,避免銀行會為此逃避責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