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江寧展示60年前統計“老檔案”

  • 發佈時間:2014-09-19 06:34:38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劉蒙丹) 今天是中國統計開放日,你知道解放初期的統計資料裏有些什麼嗎?昨天,記者在江寧區翻閱建國以來的統計老檔案看到,當年諸如“社員”、“口糧分配”等統計“熱詞”不斷閃現,60多年的滄桑變遷亦撲面而來。

  1956年,“社員每人平均純收入”只有61.3元

  東山街道統計科主任厲銀春蒐集到了1949年以來完整的江寧區統計資料。

  他從櫃子裏小心翼翼地拿出幾本紅皮封面的冊子,封面上印著“江寧縣國民經濟統計資料”幾個字。他翻開1949—1964年的那本,記者看到,上面“每一社員每人平均純收入”欄目中,1949到1955年都是空缺,一直到1956年,數據為61.3元。到1962年,每人平均純收入為122.3元,6年間翻了一番。“1956年時,江寧縣居民幾乎全部都是農民,通過參加集體公社來從事農業勞動,從事其他職業的很少。統計時城鎮和農村也沒有分開。”厲銀春説。

  記者查閱數據發現,2013年,江寧區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35835元,其中,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37988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6432元。對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居民收入增加了數百倍。當然,城鄉居民的結構也早已和當年有天壤之別了。

  “口糧分配”曾是農業統計表中重要類目

  除了基本的産值、每人平均收入、人口等數據,50多年間,統計的類目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農業為例,過去不僅要統計各種農作物的産量,還要統計集體分配口糧。前面提到的社員每人平均收入中,除了錢以外,還包括“口糧分配”這一類。

  而翻開如今的農業統計表,除了各種農産品的産量以外,現在的統計類目中還納入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科技園區”、“農田建設”等很多新類目。

  當年的統計員,背著文件箱挨家挨戶摸情況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説,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當年農村人口比較固定,統計員都是一家一戶實地進行調查,“背一個老大的文件箱,在田間地頭跑上好幾天,靠一張嘴和一支筆,把每家每戶的情況都摸清楚,包括家裏有多少田、幾口人、收入從哪兒來,都得問到,記下來,回來之後再匯集數據。”

  如今,統計調查手段已經是“鳥槍換炮”。這位負責人説,現在電子化上報已經成了數據匯總的常用手段,以企業數據上報為例,全部採用一套表,並且直接聯網直報。在統計民生數據,尤其是居民收入和支出時,則是採用家庭記賬本形式,由調查戶每天填寫賬本,小到買一根釘子,大到按揭買房,小到麻將贏錢,大到工資收入,所有的支出、收入都要填報在賬本上。月末時再由統計員把賬本收上來,將數據錄入到網路平臺上,進行逐級上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