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蘭山區“三退一進”推動養殖業轉型

  • 發佈時間:2014-09-19 02:52:0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呂兵兵 通訊員 臧德三

  “剛剛改造完了一個星期,鴨棚看不見一點鴨糞,也沒有臭味了,在棚裏幹活感覺舒服多了。”9月8日,在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後沙汀峪村,養殖戶王兆梅的一棚小鴨快活地戲耍在剛剛鋪好的環保墊層上。鴨糞一掉落就直接被墊層吸收掉,整潔的環境讓王兆梅喜出望外。

  鴨棚的變化源自蘭山區環保養殖技術的推廣。蘭山區畜牧獸醫局技術中心主任王永進介紹,過去養鴨場採用的是網上養殖法,鴨糞直接落到地面上,鴨子出欄後加消毒劑用水直接沖刷糞便外排,造成了附近河流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含量的超標。環保養殖實施的是“撤網平地”,撤去養殖網,換成發酵床作為墊層。鴨糞直接被墊層吸收,並通過菌類作用分解掉了。

  對養殖業何去何從,蘭山區去年就明確了“三退一進”的方向和禁養區、控養區、適養區規劃。“三退一進”即退出散養、退出庭院、退出村(社區)養殖、進入場區,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環保化養殖。市、區兩級財政分別拿出100萬元和460萬元資金,對“三退一進”進行獎勵扶持。

  “政府每平方米20元的獎補政策,對合作社推廣環保養殖是一個好機會。”合恒養殖專業合作社放養部經理李坤説。上半年,他四處動員,並且在合作社內部也推出了獎勵政策。合作社可以免費提供稻殼、菌種等改造材料,指導養殖戶進行改造。如果養殖戶自己改造,那麼合作社在收鴨時,按每只鴨子0.2到0.3元的標準對養殖戶無限期進行補助。

  對技術改造,李坤給王兆梅算了一筆賬:“存欄4000隻鴨子的大棚,改造成本大約在2萬元。墊料等成本費用由合作社出,再加上政府補助,自己只需要出7000元左右就可以改造好了。墊料能用3到4年,用完了還能賣4000多元,實現資源化利用。這樣算起來,實際支付的成本只有3000元左右。”

  但是,同樣是半程鎮的養殖戶徐貴品則沒能夠對大棚進行環保改造。“俺離永太河不到200米遠,這一片地從去年起就劃進了禁養區,不讓繼續搞養殖了,只能轉産其他。”徐貴品説。7月份,徐貴品拿到了15萬元的政府補助金,目前正在親戚的幫助下轉産大棚瓜菜。徐貴品也算了一筆賬:親戚的大棚瓜菜每畝每年能賺3萬多元,而自己8畝地轉産瓜菜後可以加入親戚的合作社,每年算下來少説也能賺小20萬。

  政府與合作社激勵政策的雙重疊加,迅速形成了“催化劑效應”。目前,蘭山區已對201個養殖場實施了環保養殖的改造提升,改造面積達共28.62萬平方米,引導197個養殖戶徹底轉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