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兩棵樹”是如何長大的

  • 發佈時間:2014-09-19 02:51:5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傳君

  四川開江,一個毗鄰重慶開縣的東部山區縣,達州人説開江是山中之山所在地,有“七山微水三分田”之稱,是個以林業為屏障的農業縣。

  説起開江的特色現代農業,開江人用“兩棵樹、兩隻禽、一籃菜”總結。“兩棵樹”即銀杏、油橄欖;“兩隻禽”指白鵝和麻鴨;“一籃菜”即蔬菜産業。尤其是“兩棵樹”逐漸成了開江的名片。

  多年的精心培育,“兩棵樹”如今已枝葉茂盛,正在成為千家萬戶奔小康的遮陽大傘。到目前為止,開江縣銀杏種植面積已近8萬畝,油橄欖種植面積已達7.9萬畝。

  開江縣委、縣政府正致力於打造“兩棵樹”完整的産業體系,尤其注重以高科技引領的深加工領域。為此,該縣還召開了“兩棵樹”産業發展專題會議,決定重點扶持。

  小小銀杏葉中的致富經

  中秋前後,正是銀杏葉採集季節,開江縣龍形山村的幾個村民扛著塞滿銀杏鮮葉的編織袋來找合作社負責人吳顯坤收購。收購的價格是每斤9毛錢,一滿袋能賣幾十元錢。

  龍形山村位於山之巔,唯一的一條村道剛剛硬化不久,雖然險峻,但可解決山上與山下往來的大難題。因此,該村前些年的貧困可想而知。窮則思變的村民早在13年前就嘗試發展産業,當時他們選擇了銀杏,但久久沒有效益,五六年前,村民曾大量砍伐銀杏。

  吳顯坤那年從廣東打工回來,看見老鄉們砍伐銀杏,他感到十分心痛。於是便租了20幾戶村民的地,把全村人的銀杏樹都買了下來,栽在自己租來的地裏,這樣他便成了村裏的銀杏種植大戶。幾年過去了,吳顯坤的銀杏基地發展到跨兩個村、2000多畝。

  去年開始,吳顯坤的銀杏基地開始見效,每年採兩季葉子,樹大了可以當風景樹賣一些,另外銀杏結的白果也能賣錢,但這還不是主要的收入。“銀杏林中可套種魔芋,實踐證明,套種不僅不相互影響,反而都長得更好,僅魔芋一項就可增加幾百萬元收入。”他説。

  開江縣銀杏種植面積能發展到近8萬畝,緣于該縣有一家龍頭企業:四川銀杏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目前加工環節僅限于鮮葉烘乾,然後將幹葉賣給國內大型藥廠提取黃酮。僅2011年後,該公司就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新發展了3.5萬畝,65個基地村遍及開江20個鄉鎮中的15個。

  綠色的橄欖,綠色的希望

  中國原本並無油橄欖,上世紀60年代才從歐洲引種,在四川、雲南等地試種。開江的油橄欖就源於此。1974年後,開江大面積種植油橄欖,1982年便成了全國油橄欖基地縣。

  與銀杏一樣,開江油橄欖在長大的過程中也遭遇曲折,上世紀80年代,開江雖然成了全國油橄欖基地縣,但因橄欖油賣不出去而打擊了種植農戶積極性,到了上世紀90年代,大量砍伐油橄欖樹的現象隨處可見,全縣種植面積從兩萬多畝銳減到3000畝左右。

  不能讓幾代人的心血付諸東流!開江縣委、縣政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尋找對策。於是,1999年,身為縣政協常委、80年代下海經商的何世勤被請到縣領導辦公室,他接到的使命是:同林業局調研,想盡一切辦法一定要把開江的油橄欖留住!

  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和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利好,何世勤成立了四川天源油橄欖有限公司,收購了全縣僅存的幾千畝油橄欖,並從中國林業科學院聘請專家親臨指導,對林場進行改造,並對品種進行選育,最後從128個品種中選育出11個優質品種,重新打造基地。就這樣,開江的油橄欖基地逐步擴大,到目前達到7.9萬畝。

  何世勤也是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來發展的,他帶動農民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不流轉土地,公司與農戶建立聯合體,公司提供種苗、技術、肥料,並包回收果實,農民賣果實給公司後,交5%給公司,公司將這5%返還給合作社,扶持合作社發展。

  另一種是流轉土地,公司給土地流轉費,同樣提供種苗、技術、肥料,並包回收;公司將果園返包給農民,並給農民支付管理費、務工費,果實收購後,公司返還5%給農民。

  兩種方法農民自願選擇,不管選擇哪種方式,林下種養業收入均歸農民所有。

  完善産業鏈,提升産業檔級

  不久前,開江召開了“兩棵樹”産業發展專題會議。會議決定繼續加大政策扶持,更要營造開放合作的投資氛圍,調動企業招商的積極性,擴大産業規模,延長産業鏈條。另外,還鼓勵企業強化現代管理,加大産品開發力度,實施品牌戰略,努力做大做強。

  位於開江縣新寧鎮明月壩村的四川銀杏實業有限公司,其加工廠顯得很簡陋,陳舊的機器傳送帶將銀杏葉送入烘乾機,然後被壓成四四方方的幹葉包被工人裝進大卡車,運出廠門。

  公司副總經理劉志釗介紹,他們已經與無錫某企業談妥合作協議,總投資1.7億元在工業園區建新的生産線,正在建設中的一期工程主要從事銀杏葉的深加工——黃酮提取,規劃中的二期工程將涉及更加精深的領域,以黃酮為原料開發化粧品、保健品。

  “兩期工程完成後,我們的産值會提高至少10倍!”劉志釗説,公司的壯大也將帶動開江縣銀杏産業的進一步壯大,尤其是精深加工使公司利潤可觀,銀杏葉的收購價格也將逐年上漲,這對農民增收會産生很大的促進作用。

  而在四川天源油橄欖有限公司,投資近億元從德國引進的全自動榨油生産線、橄欖酒生産線、橄欖葉精華素化粧品生産線正加足馬力生産,年生産能力可達5億元。公司的傳統産品綠升牌特級初榨橄欖油已獲中國馳名商標、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等榮譽稱號。

  兩年前,公司投資800萬元新建了科技大樓,組建了達州市油橄欖研究所,從而使公司與中國林業科學院橄欖研究所、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四川省發酵工業設計院等科研院所長期開展的産學研合作進入新的軌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