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九星村座談問“股改”

  • 發佈時間:2014-09-19 02:51:5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胡立剛

  “來到九星村,我們發現完全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這裡沒有農田,只有市場,當地村民非常富裕。九星村的跨越式發展背後是2005年、2009年連續兩次成功的村集體經濟産權制度改革,我們這一組將就此開展調研。”電話裏頭,記者明顯感覺到農業部“接地氣、察民情”活動第二組組長梁先明的感慨與興奮。

  九星村是上海乃至全國著名的富村強村,是全國文明村、中國十大名村和中國市場第一村。自2003年起連續多年蟬聯上海市百強村第一名,去年僅村民股份分紅,就高達1.1億元,祖孫三代一戶人家分到10萬元不稀奇,全體村民還享受了4620萬元的福利。在農村集體資産股改大有燎原之勢的中國,調研組抓住了産權制度改革這個關鍵,是真能接上地氣、察到民情的。

  記者一起參與九星村幹部座談。村裏的兩位老書記——上海九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恩福和已退休在家的老書記胡洪康都參加了這次座談。

  如今的九星村由東風村和九星村于1996年合併而成,而老吳和老胡則是九星村和東風村頗具威望的兩位老村支書。如果説老吳是九星市場的創立者及集體經濟産權制度改革的探索者操盤手,那麼,老胡則是支援者見證人。

  記者和調研組請兩位老書記回憶了當年九星股改的情況。九星村集體資産股改前,首先根據村民“農齡”對村集體經營性資産進行了量化,然後由村民自行決定是否以股份形式投入到集體經濟的發展中。股改分為兩步走,2005年拿出20%的村集體經營性資産進行了股份制改革試點,採用“現金清退、現金認購”的方法讓全體村民變成了股民,成為市場的主人;2009年,又對剩下的村集體産權做了明晰。

  在大家了解了當年股改情況後,記者和調研組又提出了關於九星村未來發展的問題。老書記吳恩福鏗鏘有力地説道:“現在不是看前面20年,是要看後面20年,要讓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要讓世代九星人都有工作崗位。九星市場土地産出率不高、品牌不響、管理層創新思維不夠這三大問題必須要改,不能因為村集體有10億多元現金而失去闖勁。”

  據了解,最近村裏又有大動作,以曾經的生産隊為基礎成立了28個有限責任公司,每50戶組成一個公司,每個村民出資1到2萬元,每戶不允許超過10萬元,村裏不指定公司經營內容和範圍,以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力量。

  “富起來的村民入股28個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這些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九星村在不斷完善村集體資産改革的同時,再次跨出全新的一步,這種新動向值得我們關注調查。”調研組又有了新的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