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技創新呼喚 破除官本位文化

  • 發佈時間:2014-09-19 02:31:5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是科技進步的階梯。科技創新無論任何時候都是我們國家關注的焦點和社會熱議的話題。客觀地講,多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基本態勢仍然是在趕追別人的步伐,具有世界性開創意義的成就還不多。這固然有底子不如人的歷史原因,也有涉及人才培養、科技體制等阻礙科技創新的現實因素,不容忽視的是文化中的一些消極元素也嚴重制約著科技創新。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是科技創新的巨大障礙,官本位文化一日不除,難言創新之康莊坦途。

  官本位以官為榮,以官為貴,它包括權力的運作以“官”的利益和意志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上級對下級擁有絕對的權力,以是否為官、官職大小、官階高低為尺規,或參照官階級別來衡量人們社會地位和人生價值,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敬官、畏官的社會心理。官本位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但到今天它依然深植于社會思想、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究其原因,“官”意味著利益、地位和權力,無論時代怎麼變遷,幾千年來大抵如此。

  官本位文化也熏染著學術界,並使之産生較為嚴重的學術行政化傾向,媚官、追官、捧官、爭官成為慣常的現象。如今某些科技工作者不光追求教授、研究員頭銜,還要千方百計弄個處級的研究室主任、廳級的院長,那樣更過癮、更有面子、更有實惠。學術話語權的大小、學術成果的排名、學術資源的分配有時比的不是真理、不是貢獻、不是成果,而是誰的官大。“一個機關科長也能否定一個教授專家組的結論”,這不是玩笑,而是某些學術中人對現實的唏噓感喟。

  官本位文化是創新的第一殺手,當官場價值替代學術價值、官場邏輯替代學術邏輯,當權力即真理、官位即學識,以行政意志指導學術時,學術將發生異化,例如在“官本位”體制下,産生了畸形的業績觀,一些領導把追求“政績”以求升遷作為最高目標,政績最好的表現手段就是數字,於是形成了一種重數量輕品質、重形式輕內容、重立竿見影輕韌性堅持之長期探索的制度安排。如此浮躁功利,自然難有創新性的思想和成果,一些學術不端現象和垃圾成果層出不窮也就不足為奇了。

  官本位文化壓抑著學人的自由意志,損害了他們的獨立人格,也扭曲了部分學人的性格,使他們唯上是從,缺乏寬容,畏懼權威。“真理慣常的命運是始於異端,終於迷信”,只有勇敢打破這種宿命,才會出現持續規模的創新,使創新成為社會普遍心態的歷史定勢。這需要包容的涵養,疑問的態度,批判的精神。目前的學術界缺乏包容,容不得怪人、異人,殊不知哪有怪異,哪就有創造。學術界也缺乏真誠、有勇氣、建設性的批判言論,往往是領導和院士一説話,大家都不吭聲了,或者説些避重就輕、無關痛癢的意見。在“官本位”體制下,以獨立、自由與平等為支撐, 以懷疑、批判為底蘊, 以特立獨行、標新立異為表徵的創新人格,難有適宜的生存空間和發展機會。

  要破除學術場中官本位文化,社會宏觀文化及社會主義法治、民主政治建設不可或缺,同時還必須針對學術規律對症下藥,採取有力的措施,尤其是在科技評價方面要下大力氣,因為評價即是導向、評價就是指揮棒。一則要減少行政權力對學術的干涉,科技評價應建立以科學共同體為主體的中立的第三方評估體系,而不是靠政府部門來包辦;再則要在科研領域逐步建立異於官場的評價體系,堅持人才本位的價值導向,讓官本位淡出歷史舞臺。唯有此,科技創新才有可能大規模實現,才可能實現科技夢助推中國夢的宏偉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