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南澳辦事處“自選動作”亮點紛呈

  • 發佈時間:2014-09-18 14:32:14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張連城

  通訊員 葉小明 林健 齊港 文/圖

  南澳辦事處黨工委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中,帶領轄區27個基層黨組織740多名黨員,在嚴格完成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等規定動作的同時,結合轄區實際,把握群眾訴求,創新形式、載體、渠道和方法,設計一套獨具南澳特色的“自選動作”,逐步打通聯繫群眾“最後一公里”。南澳黨工委書記姜紅表示,辦事處三面環海,地處邊遠,社區分散,群眾的訴求廣泛,自選動作量體裁衣,能夠通過更多渠道打通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11名黨外人士受聘監督員

  “一成員一建議,一黨派一提案”

  在南澳轄區,共有11名民進、民盟等民主黨派的黨外人士。他們分佈于各行各業,既有實際工作經驗又有參政議政的能力,其中不乏經驗豐富的政協委員。

  辦事處黨工委邀請這11名黨外人士擔任教育實踐活動監督員,在“敞開大門聽建議”的同時,賦予他們“吹毛求疵嚴監督”的職責。黨工委與黨外監督小組共同制定了《教育實踐活動黨外監督員制度》,明確監督職責、組織架構及成員分工。活動中,黨外監督小組積極履行監督義務,按照“一成員一建議,一黨派一提案”的原則,為辦事處建言獻策,提出在教育、公共文化、旅遊等方面的建議。此外,黨外監督小組特別印製了“黨外監督聯繫卡”,分發給社區居民,方便居民隨時提意見。

  龍崗區政協委員、民盟大鵬支部副主委白雁告訴記者,這是他1997年到南澳工作以來,第一次受到黨工委邀請參與監督、建言活動。這種形式本身就體現了黨工委立行立改,服務轄區群眾的決心。民進大鵬支部主委黃雁章表示,黨外監督組走訪了每個社區,形成的每個建議、每個提案都受到黨工委的高度重視。正在施工的風球山小區的排水管道工程,就是在黨外監督組建議下實施的。

  一名黨員志願者一面旗幟

  楊梅坑環境巨變,東西涌秩序井然

  南澳辦事處轄區面積廣闊,山海資源豐富。著名景區楊梅坑、國家地質公園、東涌、西涌海濱浴場,每年吸引數百萬市民遊客觀光休閒。特別是旅遊旺季的節假日,道路汽車擁堵、景區人滿為患,交通秩序、遊客安全、景區社會、環境衛生等成為無法回避的四大難題。

  黨工委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加入黨員志願者隊伍,讓“紅馬甲”成為服務社區旅遊經濟發展、服務市民遊客安全的主力軍。南澳辦事處主任李國偉表示,自5月1日開始,南澳辦事處全體黨員幹部在節假日分赴東西涌、楊梅坑、國家地質公園、墟鎮等人流量大的景區一線,身穿紅馬甲,指揮疏導交通、清理環境衛生、檢查治安隱患、提醒遊客安全、督導文明經商。此外,南澳黨員志願者山地、海上服務(救援)隊多次參與山地、海上救援,深受市民遊客讚揚。辦事處還將每年7月份定為“南澳黨員志願者服務月”,圍繞景區整治、醫療衛生、未成年人教育、法律法規諮詢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組織專題志願活動,為南澳居民解決了一大批日常生活難題。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南澳黨工委將市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楊梅坑交通擁堵、景區秩序混亂的“老大難”問題,作為“一號工程”,選派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白淩擔任社區“第一書記”,組織黨員志願者協助執法部門對景區門店佔道經營、四輪自行車上路、亂擺賣等現象開展大規模綜合整治。白淩告訴記者,入夏以來,負責楊梅坑景區的每一位黨員志願者的節假日都是在景區烈日下,揮汗如雨中度過的。目前,已集中開展了五次行動,景區的秩序和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借鑒學習廣開思路

  “一談三訪”查漏補缺

  一個社區一個特色打通“最後一公里”

  學習先進經驗,移植有效做法,是南澳黨工委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加快社區建設、服務社區群眾,打通聯繫群眾“最後一公里”的一個有效捷徑。在“講學、考學、問學、看學”的同時,6月份,辦事處組織機關各支部書記、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股份公司董事長前往羅湖區南湖街道漁民村學習取經。漁民村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視察的地方,從漁民村的發展變遷感受、了解到改革開放深圳整體發展的歷程,黨員幹部對照南澳各社區的實際,學習了解漁民村社區先進的管理方式、社區股份公司的發展經驗,以及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好的做法,尋找差距,開闊思路,移植嫁接,儘快打通聯繫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開展“一談三訪”,認真查漏補缺,是南澳黨工委全面打通“最後一公里”又一自選動作。“一談”即班子成員與分管部門、社區負責人談心,搜尋前期工作中遺漏的問題。“三訪”即訪社區、訪企業、訪困難群眾,變“陳情”為“下訪”,在鞏固教育實踐活動的同時,回頭再看,重新審視問題,徹底解決問題,全面打通聯繫群眾“最後一公里”。

  嚴格完成“規定動作”,精心設計“自選動作”,圓滿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推動了社區特色發展。整改完成南漁社區照明路燈覆蓋率低的問題,協調推進東涌水庫搬遷安置房建設問題,統籌協調東山社區、東涌社區、西涌社區南西公路建設問題。根據各社區群眾訴求,促進社區經濟發展,開展就業創業培訓,增加文體設施,豐富圖書報刊,開展“流動就診”,開設“婦女學校”,建設服務型社區支部等,其中,水頭沙“社區學院”開創了深圳市社區辦學的先河,為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區教育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