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版語文歷史新教材明年啟用 初一要上三年曆史課

  • 發佈時間:2014-09-16 15:07: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市七成使用“北京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教材的初中生目前在初三不設歷史課,歷史集中在初一初二授課。但明年入學的新初一學生將使用新的“北京版”初中歷史教材,新教材總冊數從4冊變為6冊,課程將覆蓋初一至初三所有年級。今後的初中生初三也得學歷史了。

  明年新的“北京版”語文教材也將在一年級和初一投入使用,古詩詞和現代文篇目都將有所變化。

  京版新語文

  初一語文增加

  近現代名家作品

  記者從北京教科院課程教材發展研究中心了解到,此次送審的“北京版”初一語文新教材中,不乏近現代名家的作品:梁實秋的《我的一位國文老師》,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甚至還有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專家介紹説,初中課本中增加近現代作家作品將是新版教材的特點之一。“舊版教材太注重課本‘文以載道’的功能,某種程度上忽略了審美的教育。所以總有學生反映,課本裏魯迅的作品太難懂。新版教材將注意改變這一狀況,例如與魯迅同期的一些美文作家,梁實秋、林語堂等人的作品將陸續選入課本。初二、初三年級課本可能還要選入余秋雨的作品。教材應該具有時代性,要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文學滋養。”

  古詩詞挪到高年級“思路不錯”

  此前有上海媒體報道:上海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刪掉了舊版本中全部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了6個單元40篇課文。對此不少人表示疑惑。

  記者了解到,所謂“刪除古詩”,是大家對教材的修訂存在“誤讀”。教材中心的專家解釋,此前專家們也共同探討過上海的那套教材,並非大家所理解的“刪除古詩”,而是根據學生接受能力調整了學習順序,其實“思路不錯”。在小學一年級以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對語文有一些感性認識,之後隨著年級的升高,再強調背誦和細讀,古詩詞也將在高年級教授,專家們認為這是一種不錯的嘗試。“教材修訂一定會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而一些篇目的調整未必是刪減或增加,很可能只是調整了該篇目的出現時間。”

  記者從其他渠道了解到,目前“北京版”一年級語文教材已經送審,預計最終古詩詞數量上下兩冊共計6至8首。

  京版新歷史

  歷史統考可能挪至初三

  去年本市73%的初中生使用“北京版”歷史教材。

  據了解,“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一直是6冊覆蓋初中三年。目前“北京版”歷史教材分別開設在7年級和8年級,9年級(初三)並沒有歷史課。因為受到課時規定和設課年級的制約,“北京版”歷史教材的中國史內容有所壓縮。

  本次修訂的7至9年級“北京版”歷史教材由原來的4冊調整為6冊。其中中國歷史增加了2冊,變為4冊;世界歷史2冊,內容也依據“新課標”做了相應的調整。

  東城區一直使用“北京版”歷史教材,東直門中學初中歷史老師謝瑩説,由於歷史不是中考的考查科目,以後在初三增加歷史課,學生可能需要在初三的時間分配上做些調整。

  目前歷史在初二結課時各區會進行統考,如果初三增設歷史課,統考可能也隨之挪到初三進行。

  新版歷史教材難度降低

  修訂後的新歷史教材將更加符合基礎教育的要求和7至9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新課標”在課程內容方面減少了不少知識點,適當降低了學習要求,同時也適當增加了一些歷史主線上的知識點。例如,在板塊下取消了“學習主題”這個層次,大大降低了教材編寫和教與學的難度。原來的學習主題理論性很強,學生沒有相關的知識基礎很難理解,教材編寫也不好處理。

  新教材調整欄目易教學

  目前的歷史教材中設有“活動課”,要求組織學生查資料、讓學生做課題討論等。修訂後的送審教材調整了活動課,由原來的每單元一個減少為每冊兩個。

  目前的教材在欄目設計中包括“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試一試”等,形式靈活,但有教師反映欄目設計有點多,上課做不完。修訂後,欄目統一規定為兩類。

  此外,目前的教材在每課的標題下都有“壓題圖”,但是一般教師不講這些圖。此次修訂的教材進行了改進,以“壓題圖”和文字導入每課的學習,多選擇文物圖,以突出歷史特點。 本報記者 李莉 J063

  “新課標”進京記

  2012年初

  教育部印發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新課標”出臺後,各地教材隨之調整。

  2012年9月

  “人教版”課本開始在各學科起始年級率先使用新教材。

  2013年9月

  北京市70%左右中小學使用的“北京版”教材宣佈部分科目有調整,涉及小學、初中的起始年級,包括數學、英語等科目。

  2014年

  除小學一年級和初一的語文、歷史、德育的“北京版”新教材將從2015年9月起使用外,“北京版”新教材覆蓋小學和初中年級。

  增刪古詩詞 誰説了算?

  所有新教材的編寫都要依據教育部頒布的“新課標”。與2001年頒布的“舊課標”相比,“新課標”對學生的背誦篇目要求減少了,但推薦篇目增加了。

  舊課標

  中小學生背誦篇目240篇,其中教育部官方推薦了120篇,是學生學業考查的重要內容,其餘部分由教材編寫者或任課教師補充推薦。

  新課標

  沒有規定中小學生背誦的具體篇目,只是直接給出了“推薦篇目”,共計136篇,比“舊課標”增加了16篇。

  1至6年級

  背誦篇目160

  推薦篇目75

  其中,推薦篇目70

  增加的詩歌分別為:漢樂府民歌《長歌行》、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等5篇。刪除了李商隱的《樂遊原》。

  7至9年級

  背誦篇目80

  其中,推薦篇目50

  推薦篇目 61

  刪除了兩篇:孔子語錄、觀刈麥(田家少閒月)。增加了漢樂府《十五從軍徵》等13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