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違規更換教材頻發呼喚強力問責

  • 發佈時間:2014-09-11 01:31: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閆祥嶺

  ■教育時評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最近對廣東、湖北的多個市州違規更換中小學教材點名,並要求糾正。部分市州已經改正,仍有市州不以為然,繼續我行我素,令人費解。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5月底就向教育系統發出通知,要求為了保證正常教學秩序,中小學教材使用應保持穩定,沒有特殊情況不得更換。並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加強檢查,對未按相關規定而更換教材的地方和學校要嚴肅處理,責令糾正。禁令赫然在列,違規仍然發生。

  近年來,違規更換中小學教材在多個地方接連發生。除了最近廣東、湖北這些地方,安徽、黑龍江、海南等地也出現過。中小學教材的選擇和更換專業性極強,必須嚴格按照教育部規定,由教材選用委員會作出決定,並有嚴格程式。像此次廣東、湖北的一些地方竟以政府會議紀要等行政命令方式要求更換教材,是對教育部規定精神的公然違背。

  教育部從2001年啟動教材多元化改革,放開中小學教材編寫權,只要獲得教育部審定的教材都可出版並投入使用,其目的是以市場競爭方式來提高中小學教材的編寫水準,真正造福於民。對此,落實教育部規定精神,允許各種教材公開競爭,是順應改革的大方向。

  主管部門的規定明擺著,為何一些地方政府部門要冒著重重風險去更換教材?所謂“無利不起早”,頻繁發生的違規事件背後,如果説絕對沒有利益輸送,恐怕很難令人信服。

  違規換用教材頻頻跟違規者沒有受到嚴肅處理有很大關係。當違規行為被舉報後,教育部一般都會發文責令整改,作出糾正,但當事人卻很少受到追責。試想又沒有違規處罰,一旦違規行為得逞,背後的利益輸送不太可能是空頭支票,這正是違規行為“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內在動因。

  違規更換教材事件絕不能只是叫停了事,相關部門理應以強力手段進行問責,嚴肅處理,追究相關人的責任,讓當事人感受到違規之痛。對於至今仍未按照教育部要求糾正、整改的地方,更要及時檢查糾正,並查一查是否存在貓膩。唯有如此,才能維護主管部門權威、維護學生根本利益,避免違規鬧劇在其他地方重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