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們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發佈時間:2014-09-16 13:58:0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出現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我國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為國內外普遍關注的話題。“中等收入陷阱”是不是關於發展的一個普遍規律?我國能否跨越這個所謂陷阱?對此,應予以深入思考和理性回答。

  “中等收入陷阱”這一概念是從一些國家經濟發展的現象歸納而來的。世界銀行報告認為,過去200多年中,多數國家與地區順利地從低收入階段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但往往在中等收入階段邁向高收入階段時止步不前。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上有101個中等收入經濟體,到2008年,其中只有13個成為高收入經濟體。但深入思考不難發現,把中等收入與發展陷阱聯繫起來有些似是而非。從理論上看,收入水準高低是發展的結果,而不是發展的原因,中等收入並不是出現發展陷阱的條件,與最終發展結果也不構成某種必然邏輯關係。與低收入階段相比,中等收入階段更有利於克服貧困、改善民生和實現均衡發展。從實踐上看,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經驗表明,中等收入階段只是轉向高收入階段的一個必經過程,並不必然産生陷阱效應。當今世界的高收入經濟體都經歷過中等收入階段,但並沒有落入陷阱。此外,近些年又有一些國家繼那13個經濟體之後走過中等收入階段,成功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

  實際上,達到中等收入後經濟陷於停滯的原因主要是簡單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長模式難以持續。當經濟處於低收入階段時,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大量農業富餘勞動力轉入工業,顯著提高了勞動生産率,推動經濟發展進入中等收入階段。但此後,由於勞動力成本迅速提高,勞動密集型産業不再具有比較優勢。如果技術創新沒有及時跟上,不但與高收入經濟體的技術差距會越拉越大,而且投資機會也越來越少,由此就會滯留在中等收入階段。所以,“中等收入陷阱”更多的是對中等收入國家的一個警示,而不是一個普遍的發展規律。

  認為我國會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觀點大都出自一種推論,即我國已經保持快速增長30多年,繼續保持更長時間快速增長世界上還沒有先例。但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我國作為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作為一個快速轉型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有充足的條件延續中國奇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經濟增長動力依然強勁。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增速只有3%左右,發達經濟體則平均不到1%。我國經濟7%—8%的增速,即使在金磚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中也是亮點。從2013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經濟運作情況看,平穩、中高速仍然是經濟增長的基本面。目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是,到2019年中國經濟可以保持7%上下的平均增速。

  技術創新具有獨特優勢。我國僅用30多年就達到較高工業化水準,這與堅持不懈推動技術創新密切相關。我國高速鐵路、衛星通信、超導材料、鐳射、電力等行業的技術水準位居世界前列。隨著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技術創新會呈現加速發展態勢,將有力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擁有大量投資機會。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區域、行業之間的發展不平衡與投資不平衡現象比較突出。一些地方和行業的投資比較充分,而另一些地方和行業仍有大量投資機會,如中西部地區以及高新技術産業、公共服務、民生、環保等領域。更為關鍵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必將激發新的發展活力,創造更大的發展和投資空間。

  (作者徐康寧 為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