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核糖核酸: 幽門螺桿菌誘發胃癌的推手
- 發佈時間:2014-09-16 07:52:4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環球短訊
據新華社訊 (記者藍建中)幽門螺桿菌與胃癌之間的密切關係已為大量研究所證實。日本東京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自然·通訊》雜誌發表論文稱,他們發現一種小核糖核酸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胃癌發揮著關鍵作用。
這一成果促進了對胃部病態形成的了解,將有助於弄清幽門螺桿菌誘發炎症的機制以及胃癌發病的原因。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單級、多鞭毛、螺旋形彎曲的細菌。感染這種細菌會導致胃部出現炎症,引發胃炎、胃潰瘍和胃癌等。不過,其誘導細胞異常增殖的詳細機制則一直沒有弄清。
小核糖核酸是一類不編碼製造蛋白質的單鏈核糖核酸分子,主要參與控制基因表達,調節各種基因的功能。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讓長爪沙鼠感染幽門螺桿菌,約兩個月後收集了沙鼠的胃上皮細胞,全面調查了小核糖核酸的表達,發現一種名為miR-210的小核糖核酸表達顯著降低。
研究人員調查了miR-210的功能後,發現它在胃上皮細胞中表達後,細胞增殖就受到遏制,但是遏制其表達,則會促進細胞增殖。
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確認,miR-210直接控制著STMN1基因和DIMT1基因。miR-210的表達降低後,上述兩種基因的表達就會明顯增加。STMN1基因被認為是在包括胃癌在內的腫瘤形成早期發揮重要作用的癌症基因,而能促進胃上皮細胞增殖的DIMT1基因也被認為有可能是一種新的癌症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