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25家投資者以現金1070.94億元入股

  • 發佈時間:2014-09-16 05:29:27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天晚間,中石化公佈了銷售業務引資名單,境內外共計25家投資者入圍,以現金1070.94億元認購增資後銷售公司29.99%的股權。

  在引資過程中,銷售公司同步與産業投資者商談業務合作協議,先後與12家業務合作夥伴形成了産業合作協議,創新推進新興業務發展。其中,大潤發(厚樸投資團)、復星、航美(金石投資團)、寶利德(佳興投資團)、新奧能源、騰訊(人保騰訊麥盛投資團)、海爾(海峽匯富投資團)、匯源、中國雙維等9家産業合作夥伴成為此次簽約投資者。這是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並購重組案件,也是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頂層設計、有步驟、有計劃的階段性成果。

  消息傳出後,中石化H股昨天收報7.25港元,跌6.76%;中石化A股報收5.6元,跌0.71%。

  各大巨頭抱團出擊

  記者從引資名單中看到,不少入圍的投資者都是以財團名義出現,其中一些早前都曾進入過中石化引資的“緋聞”名單。

  以“人保騰訊麥盛能源基金”為例,戰略出資100億元入股銷售公司,其投資人主要包括中國人保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麥盛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其中,中國人保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將發行“中國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股權投資計劃”,面向中國人保集團內外的機構投資者募集大部分投資資金。

  在投資者的選擇上,遵循了“三個優先”原則,即産業投資者優先、國內投資者優先、惠及廣大人民的投資者優先。其中産業投資者以及與産業投資者組團投資的共9家,投資金額326.9億元、佔比30.5%;國內投資者12家,投資金額590億元、佔比55.1%;惠及百姓民生的投資者4家,投資金額320億元、佔比29.9%;民營資本11家,投資金額382.9億元、佔比35.8%。對此,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向記者表示,中石化在引資招募之前即已經表達了對潛在投資者行業地位、財務實力以及長期合作意願等方面的期許。本次投資方基本均為持有大量可控余資的實力資本,比如保險業、銀行、基金等;同時又不乏能夠與中石化業務達成良性互補的專項資本,如海爾、復星、匯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引資中,中石化規避了關聯交易,以保證引資合作的公平性。並且在引資合作進行的同時,中石化已先行與部分企業達成了業務框架合作協議,而其主要合作方向仍然集中于非油業務領域,合作主體則是銷售公司下屬的中石化易捷公司。

  補上非油業務短板

  非油業務是指除了加油、充氣等常規業務外,開展的其他諸如便利店、汽車服務、車聯網、O2O、金融服務、廣告等業務,被視作加油站未來的新增長點。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今年的中期業績推薦會上公開表示,非油業務想像空間巨大,將來中國石化要打造一個綜合服務商的概念,把服務客戶的“吃穿用住行”作為重點,逐步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性生活服務,實現油非互促、油非互動,打造令消費者信賴、令人民滿意的生活驛站。

  數據顯示,目前中石化在全國已開設了逾3萬座加油站以及超過2.3萬座易捷便利店,加油卡持卡用戶超過8000萬人,為促進非油業務的更快速發展,中石化銷售公司積極開展廣泛跨界共贏合作,並相繼與大潤發、順豐快遞、1號店等企業開展跨界合作,被業界視作進軍O2O、加速開掘非油金礦的信號。

  但張永浩指出,長期以來中國消費者對於加油站便利店模式的認同度不高,市場消費導向難以扭轉,再加上中石化在自家便利店身上所下的功夫不足,宣傳力度不強、操作模式僵化、商品同質化嚴重、且並不具備性價比競爭優勢。

  目前,在這個新興市場,需要找準自身定位,且中石化銷售站點分佈不均,其需要應對的市場環境也不一樣,這就需要用更靈活的管理模式來適應市場。因此,這就要求中石化在非油業務求新求變,尋求社會優勢資源互補,致力於優化商品配置、改善服務品質增強競爭力。

  混改只是剛剛起步

  事實上,在本輪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當中,中石化和中石油始終是資本市場的聚焦重點。根據目前的方向來看,石油石化行業的改革領域主要集中在上游和下游。

  對於中石化來説,改革所帶來的最大紅利來自於成品油銷售板塊的潛力。而對於中石油來説,改革的最大空間來自於進口天然氣的減虧。也就是説,中石化的混改領域在於下游的銷售板塊,而中石油的混改領域則是在上游的原材料進口。

  目前,中石化已邁出了第一步。而中石油在今年3月14日發佈文件,宣佈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由周吉平擔任改革領導小組組長。兩會期間,周吉平曾表示,中石油正積極推進上游油氣開發的改革步伐,下一步將會以項目為單位,吸引民營、社會和其他例如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公司的資本進入,但其中中石油所佔股份不能少於51%。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中石化和中石油混改不僅僅是為了吸納資金,更主要是想借助這個機會轉變內部的體制、機制,借助社會和民營資本在業務、專業方面的強項來共同發展業務。但是,石油化工行業格局的深層次變革並非一朝一夕,國企設定的投資者隱性門檻將把絕大多數民營資本拒之門外。

  改革只是剛剛起步。

  本報記者張曉鳴徐晶卉

  ■相關連結中石化混改“熱身圖”

  5月23日,與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易捷開售保險産品。

  7月29日,與潤泰集團簽訂業務合作框架協議,聯手大潤發大力推進便利店業務。

  8月7日,聯手西藏進軍水産業,易捷便利店將向全國消費者提供天然冰川水。

  8月12日,與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簽訂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力推新興業務服務客戶。

  8月14日,與復星集團簽訂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展醫藥和書刊雜誌銷售。8月21日,與1號店簽訂業務框架合作協議,在聯合採購、o2o(線上與線下聯動)業務、電商平臺合作等領域積極探索合作。

  8月26日,與騰訊公司簽訂業務框架合作協議,主要在業務開發與推廣、移動支付、媒介宣傳、o2o業務、地圖導航、用戶忠誠度管理、大數據應用與交叉行銷等領域探索合作。

  9月12日,宣佈分別與海爾、匯源、新希望等3家公司簽訂業務框架合作協議,充分利用各自戰略資源、優質渠道和核心能力,推動業務提升與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