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熱衷“娛樂化生存” 趕潮還是弄潮?
- 發佈時間:2014-09-15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江蘇宏寶並購長城影視、申科股份並購海潤影視、泰亞股份並購歡瑞世紀、中技控股並購儒意影視、萬好萬家並購青雨影視、松遼汽車並購耀萊影城、金磊股份並購完美影視等,自今年年初以來,“娛樂圈”的名單前所未有地被快速拉長。
湘鄂情改行做大數據、熊貓煙花轉型P2P網貸、萬科聯手淘寶網折抵房價、中石化牽手1號店賣食品、萬達騰訊百度“三土豪”共推智慧商業,這個名單同樣在快速拉長中,相伴的是對公眾想像力的挑戰。
如果要從上面兩個序列中找出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上市公司們正在加快“娛樂化”,區別只在於前者狹義、後者廣義而已。
“未來,所有的行業都是娛樂業。”連日來,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在推薦自己的新書時,屢屢重復這句話。當然,這句話並非周鴻祎原創,而是來自斯科特·麥克凱恩2004年出版的《商業秀》,“所有的行業都是娛樂業”是該書的副題。
當年,尼葛洛龐帝撰寫的《數字化生存》風靡全球,時至今日,我們的生活已近乎完全數字化。如今,數字化全面普及背景下,“數字化+娛樂化”就成了新的目標。眾所週知,娛樂業是最講情感、最講體驗的,當然,也最重視“秀”。
湘鄂情董事長孟凱和熊貓煙花創始人趙偉平,在公司轉型之後,其曝光率遠遠超過轉型前。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為了全長不過半個小時的電商成立儀式,也要把全國成百上千的媒體邀到深圳。這些林林總總的“秀”,其實就是娛樂精神的一部分——不僅産品(包括影視劇)要打動人,人(企業家)也要打動人,要像喬布斯、雷軍、羅永浩那樣,要有“情懷”。
不過,“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大有人在。正如無數網際網路創業者都讀過《數字化生存》,但真正活到今天的沒有幾家。同樣有理由預測,那些轉型影視、遊戲的公司以及富有娛樂精神的企業家中,最終能夠獲得用戶情感認同並情願交出現金的,肯定也是少數,畢竟,畫皮容易畫骨難,把“噱頭”變為“賺頭”,談何容易。
在澎湃的娛樂化大潮下,對於轉型娛樂或娛樂化生存的上市公司,不妨分為趕潮與弄潮的兩類:在主營業務之外增加娛樂業務的好比趕潮者,完全徹底轉型娛樂的好比弄潮者。對於趕潮者而言,一是要起早,晚了就撿不到好東西了;二是要知止,否則一旦退潮時被困住,不僅顆粒無收或許還有性命之虞;對於弄潮者而言,既然決心“水陸”大跨界,那就必須有“浪裏白條”的水性和技巧,否則,不僅沒法在眾人面前“耍酷”,其下場很可能還不如在沙灘上逛逛的趕潮者。
此外,還有不少觀潮者正在掂量中,到底是下水還是不下水?自己的那兩下子,是當個趕潮者還是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