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視聽行業出口穩步向好

  • 發佈時間:2014-09-14 19:30:37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陸勇  責任編輯:羅伯特

  

  自今年年初以來,全球經濟總體維持溫和復蘇的上升態勢,但同時又處於區域深度調整狀態,不確定性和不均衡性進一步加劇——發達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逐步增強;新興市場增速持續放緩;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二季度以來效應逐步顯現,國內經濟初顯企穩跡象。在上述宏觀因素的影響下,今年上半年我國視聽行業的運作呈漸進向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小幅提升,提質增效取得積極進展,但同時産業投資進一步放緩,人力、物流等成本上升,企業融資難度加大等問題依然突出。

  視聽行業告別高增長

  隨著國內房地産市場進入下行週期、製造業去産能化的深入,視聽行業轉型升級的壓力加大,投資需求下行。據工信部發佈的數據,2014年上半年,家用視聽行業實現銷售産值3260億元,同比增長4.1%,比去年同期下降11.1個百分點;合計完成投資80.6億元,同比下降18.2%,投資減速明顯。

  受去年個別地區套匯逐利貿易因素導致的對港虛高貿易等因素影響,上半年我國視聽産品進出口總額919億美元,佔同期機電産品進出口總額的9.2%,同比下降6.5%,降幅比1~5月份時減少了1.3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行業生産彩色電視機7064.9萬台,同比增長12.6%,比2013年同期增速提高了7.4個百分點,其中液晶電視的産量、生産增速及所佔比重進一步提升;相比之下,顯像管(CRT)電視和電漿電視的産量則分別同比下降43.5%和70.6%。

  節能惠民政策退出的“後政策效應”對彩電業的影響也逐步顯現,內銷出現量值雙降的局面。

  在移動智慧終端産品的衝擊下,鐳射視盤機、音響、數位相機等傳統視聽産品已經或即將步入暮年,受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全新的營利模式的擠壓,國內電視整機製造廠商已瀕臨虧損邊緣,同時,新的行業增長點(如OLED顯示、4K超高清、可穿戴設備等)尚未形成足夠的市場規模,在此背景下,行業將維持低速發展。

  受成本上升、匯率波動削弱出口産品競爭力量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外需已表現出低速增長、逐步趨穩態勢,對國內經濟的拉動作用已呈逐步衰減之勢,在此背景下,行業出口增長放緩。

  主要産品出口差異明顯

  上半年視聽行業主要産品的出口呈明顯分化態勢:彩電、彩色視頻監視器增長顯著;彩色電視機零件、機頂盒、音響、投影機保持適度增長;液晶顯示板、電視錄影機、數位相機、鐳射視盤機、視頻攝錄一體機等商品出現兩位數下滑。受海外訂單增長顯著,渠道商積極備貨、足球世界盃需求預期,以及品牌廠商加大市場拓展力度等多重因素的拉動,上半年出口量達3460.1萬台,同比大增42.4%;出口額60.4億美元,同比增長28.3%。

  上半年由於對美國、西歐、日本等主要市場的出口表現不俗,特別是由於二季度時對美國出口的大幅增長,使音響産品的出口保持了適度增長,增速比一季度時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

  上半年我國機頂盒出口16.6億美元,同比增長4.5%,增速較一季度時回落了5.3個百分點;出口量6311.8萬台,同比微增0.4%,增速較一季度提高了3.6個百分點。

  作為視聽行業中進出口貿易額比重最大的商品,上半年液晶顯示板出口151.7億美元,同比顯著下降18.2%,但降幅已較一季度(30.1%)明顯收窄;出口量11.4億片,同比下降37.9%。

  數位相機出口頹勢難改。上半年共出口數位相機1683.2萬台,同比下降34.7%;出口額13.8億美元,同比下降31.3%。同期對所有洲別地區的出口均現兩位數的降幅。其中,對規模最大亞洲市場出口額6.7億美元,同比下降28.5%,出口占比48.2%;對歐洲出口3.9億美元,下降25.5%,佔比28.4%;對北美出口2.7億美元,下降34.2%,佔比19.3%。

  從成本導向型轉向創新驅動型

  液晶面板、晶片、材料、元器件等一些關鍵技術受制于歐美韓日等發達國家,制約了我國彩電企業乃至整個視聽行業的市場競爭及盈利能力。在平板顯示領域,隨著國産面板在全球市場份額的日益增大,競爭對手利用價格專利、標準、環境評介等多種非關稅壁壘手段打壓國內企業的方式逐漸增多。這一“軟肋”還間接導致了國內企業産品的同質化,影響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

  在國際貿易中,標準和專利愈發成為我國外貿企業繞不過去的坎,專利費更成為企業難以擺脫的嚴重負擔。在彩電領域,由於相關音視頻編解碼技術的基礎發明專利及相關標準都源於國外,唯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將包括數字電視傳輸在內的一系列自主研發的技術納入到國際標準,並努力推廣至國際市場,才能真正打破視聽領域國際貿易中的專利技術壁壘,才能進一步提升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大幅帶動終端産品的出口。

  目前我國正處於從工業化中期向後期過渡的關鍵時期,西方發達國家為了爭奪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發展的主導權,2013年以來已對我國採取多種貿易保護措施,貿易壁壘調查愈演愈烈,不僅將對我國視聽産品的進出口造成嚴重影響,而且將對我國電子製造業的發展形成阻礙和衝擊。

  目前,全球視聽産業處於結構調整期,未來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産業規模有望實現適度增長。年初以來,國內産業轉型發展趨勢明顯,我國視聽産業正從傳統的整機組裝向上游、內容、服務平臺等領域全方位轉變。數字視聽産業正加速從成本導向型向創新驅動型升級,生産與服務融合、軟體與硬體融合的趨勢愈加明顯,能否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歷史契機,提升自主創新,成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

  近期,從部分企業(彩電、音響、機頂盒等主要終端製造企業和液晶面板廠商)調查了解的情況顯示,企業普遍預期下半年産業及出口形勢會好于上半年。企業的效益水準將逐步改善,但對下半年出口形勢持謹慎態度,認為2014年的出口情況總體會與去年持平。

  受制于出口同比單價的快速下跌,目前視聽企業外貿經營性利潤仍很不樂觀。預計視聽産品未來對發達市場的出口會有所提高,但對新興市場國家尚未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的改善,行業下半年總體有望繼續回暖,雖然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較大,但未來視聽行業的外貿增速仍有轉正的可能,預計2014年視聽産品出口有望實現3%~5%的增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