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亞洲能源天平將傾斜

  • 發佈時間:2014-09-14 11: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核能安全監管機構10日説,日本南部的川內核電站符合日本在2011年福島核事故後出臺的安全標準,可以重新啟用。這意味著日本有望結束持續一年的“零核”狀態。

  川內核電站屬於九州電力公司,共有兩個機組,但都在福島核事故後停運。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強震,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4個機組不同程度出現事故,導致放射性物質持續外泄。此後,日本政府關閉了所有核電站,並制定了更嚴格的核電站安全標準。去年9月,日本兩個核電反應堆曾在短暫重啟後關閉,日本境內所有48座商用核反應爐自此全部處於停運狀態。

  雖然川內核電站符合安全標準,但重新啟動還需要地方政府的批准。根據日本目前核電制度,重啟檢修後的核電站機組都需要得到地方政府同意。川內核電站所在的鹿兒島縣政府支援重啟核電站,但當地居民持懷疑態度。受2011年福島核事故影響,日本民眾目前對於核電行業的不信任程度依然很高。

  針對於日本是否可能短時期內恢復核電這一問題,《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了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郭海濤,他認為重新恢復的可能性較大,原因有二:從政治上來講,日本安倍政府十分強勢,核電恢復涉及很多政治行為,因此提出這一計劃,日本國內的阻力不會很大;從經濟角度來講,對日本而言,核電是主要電力來源,能夠保證日本能源的低成本。自從日本核電停止之後,日本都是通過進口的天然氣發電,成本很高,這對於安倍經濟學角度來講是十分不利的。

  “自從日本關閉所有核電站之後,日本發電幾乎全要靠火電來補,其中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很大。日本作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核電重啟給亞洲能源格局也會帶來很大的變化。”卓創能源核電能源研究員王曉坤向《中國産經新聞》記者表示。

  由於受到國內民眾的強烈反對,日本重啟核電站的計劃一再推遲。不過,對日本的公共事業公司來説,核電站關閉後,各個公司不得不大量進口價格昂貴的液化天然氣,致使成本大增,某些公司甚至難以維持正常生産經營。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許多日本公共事業企業先前聽説日本計劃重啟核電都很受鼓舞,並已經出現了日本天然氣需求下降現象。如果日本民眾和政府都贊成核電站重啟,那麼日本的液化天然氣需求會大幅下降,這是必然趨勢。

  郭海濤認為,日本恢復核電首先會對天然氣的價格會産生影響,因為天然氣在過去的兩年中價格很高,這與日本福島事件之後天然氣需求上升是有很大關係的,日本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如果日本重啟核電那麼對天然氣的需求就會減少,需求減少之後可能會導致天然氣價格下降。

  除天然氣外,日本核電重啟還將對亞洲光伏企業産生影響。

  在此前舉行的Intersolar China2014研討會上,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太陽能光伏産品分會秘書長孫廣彬表示,2013年全年,中國光伏産業曾經最大的海外市場歐洲出口占比已經從巔峰時的70%左右降至30.26%,被亞洲市場取而代之,出口占比高達44.78%。其中,日本佔比25%,為中國光伏産品最大出口國。

  “日本關停核電之後,主要的發電能源一部分是液態天然氣,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在於光伏能源,日本在2013年是中國最大的光伏産品出口國,現在日本要重啟核電,很可能我國光伏能源對日本的出口會受到壓制。”王曉坤對記者表示了這樣的擔憂。

  對於日本這一計劃對中國可能造成的影響,郭海濤則表示:“第一會減少我國在天然氣方面的競爭壓力。其實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也是很大的,日本大量地需求天然氣,與我國産生了一個能源競爭的關係,如果日本重啟核電,會使得我國的競爭壓力減少,就天然氣進口方面來講是有利的,我們可以享受到價格下降帶來的好處;第二日本恢復核電對我國國內核電發展也會産生啟示作用,我國一直擔心和考慮到底核電要不要重啟發展的問題,日本選擇恢復核電會給中國核電發展以鼓勵作用,更加證實核電重啟發展的可行性,也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實際可參考的案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