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翼龍新屬種—阿凡達伊卡蘭翼龍“現身”

  • 發佈時間:2014-09-12 03:31:3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阿凡達伊卡蘭翼龍生態復原圖。

  趙闖繪

  科技日報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李大慶)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類翼龍新屬種。巧合的是,這類翼龍的頭骨頂部平直,下頜腹側發育一奇特的刀片狀半圓形的骨質脊以及鋒利的牙齒,這些都與科幻電影《阿凡達》中的飛行翼獸伊卡蘭的頭部極其相似,因而這一新的翼龍被命名為阿凡達伊卡蘭翼龍。只不過這種翼龍比電影中的伊卡蘭小很多,其翼展僅1.5米左右,而伊卡蘭的翼展可達12米。

  《自然》子刊《科學報告》11日線上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所研究員汪筱林團隊的最新發現。他們在中國遼西地區距今約1.2億年前著名的熱河生物群中發現了新的翼龍,包括兩件化石標本,正型標本産自建昌縣的喇嘛洞鎮,保存了完整的頭骨和下頜,以及部分身體骨骼;另一件標本産自相鄰的淩源市四合當鎮,包括完整的頭骨、下頜和部分頸椎。

  伊卡蘭翼龍與其他已知翼龍的最大不同在於其只有下頜骨脊卻沒有上頜骨脊。這一奇特的頭飾形態在已知的翼龍中從未被發現過,在現生動物中也沒有實例。中國和巴西古生物學家認為,頭骨發育脊(頭飾)的最常見功能是性別展示或屬種展示。而僅有下頜骨脊的伊卡蘭翼龍則降低了頭飾僅作為展示功能的可能性。它的下頜骨脊呈半圓形,邊緣平滑似刀片狀,很可能還具有一層較薄的角質鞘,這使其在飛行和捕食時具有切割流體和降低阻力的功能。科學家推測伊卡蘭翼龍在淡水湖泊獵食時,會貼近水面飛行,薄薄的下頜骨脊部分或全部切入水中,迅速將水面獵物捕獲,類似于現生剪嘴鷗的捕食行為。而其喉囊也是為了儲存連續捕獲的魚類,類似現生的鵜鶘,減少了在多次飛行捕食中所消耗的能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