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愛立德 以德立教

  • 發佈時間:2014-09-11 06:34:24  來源:重慶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不久,到合川區陶行知紀念館調研,看到墻上挂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和“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箴言,深有感觸。我國傳統思想文化認為,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以德育人、以禮立人、以文化人。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應當學識淵博、思維創新,更應當品德高尚、富有愛心。

  教育是一項需要愛心的事業,關愛學生是教師生涯最寶貴的情感,也是教師最重要的職業道德。古今中外,充滿愛心教育家的例子不勝枚舉。這種愛,體現在對教育事業的愛,樂於奉獻、甘為人梯,不為名利所動,不為物欲所惑,在奉獻中追求和實現人生價值;這種愛,更體現在對學生的愛,視學生為己出,真心關愛、真情付出,成為學生值得信賴的良師、益友和親人。

  育人先育德。《禮記》中有句名言,“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講過,“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刻的教育。學校是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課堂、主陣地,教師是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青少年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可塑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不但影響著一個人的學生時代,甚至會影響著他的一生。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師的道德修養、師德建設,應當走在社會的前列。

  冰心老人説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才有教育的先機”。教育是需要奉獻的事業,才學之外,教師的魅力主要體現在自身修養和道德品質。廣大教師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以愛立德、以德立教,努力做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