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務院回應“下放和取消的審批含金量不高”問題

  • 發佈時間:2014-09-10 11:42: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劉然 賈興鵬)今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展情況。國務院審改辦新聞發言人李章澤在回應記者“已經下放和取消的這些事項存在社會關注度低、含金量不高等問題”時表示,國務院審改辦從三個方面入手確保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含金量不斷提高。另外,他還表示,在社會調查和專家評估中,對審改“含金量”的問題也有不同角度的看法。

  李章澤表示,國務院審改辦在提高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的含金量方面,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確保取消下放審批事項的真實性、準確性。去年以來審改辦花了大概8個多月時間對各部門現在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通過“三下三上”反覆甄別、反覆核實,最後形成一個匯總清單,並將這個清單徵求了各方面的意見。今年3月17日在中國機構編制網上把各部門實施的審批事項一共1235項在網上向社會公示。從源頭上確保了現在這些審批事項真實、有效、準確。審批事項的真實和準確也是提高含金量的一個基本要素。

  二是在工作中堅持數量和品質一起抓。數量是基礎,品質是關鍵,這是審改辦一直秉承的原則。一方面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總理提出的削減三分之一的硬任務;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取消下放含金量。以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三是不斷提高含金量上下功夫。去年以來從1235項的大清單中,對涉及投資、創業、就業、創新的事項進行梳理,篩選出700多項含金量比較高的事項,我們將700項事項送各個省級政府、行業協會、工商會和部分民營企業,請他們提出改革建議和意見,將這些送給相關52個部門請他們深入研究進行改革。從最近幾批取消下放事項情況看,含金量是逐步提高。比如7月份我們公佈的53項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中,按這個標準半數以上是屬於含金量較高的項目。8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這一批取消下放共87項,含金量比較高的,涉及投資和企業經營的有70項,也就是80%以上,直接取消的事項68項,也接近80%。

  李章澤同時也通過社會調查和專家評估表達了對“含金量”的看法。

  他提到,國家統計局最近在河北、遼寧、浙江和甘肅四個省做了一個社會調查,了解相關社會群體與國務院部分重點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了解一些意見和建議。調查顯示,在感受到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影響的企業中,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表示“滿意”、“基本滿意”的分別達到39%和42.6%,這兩個合計達到81.6%,這個滿意度在他們所調查的其他幾個項目中是排在前面的。特別是“滿意”佔39%,這是排在前茅的。

  另外一個情況,前不久國務院委託國家行政學院組織一個專家組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對國務院一些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第三方評估,審改中“含金量”這個問題也是他們著重要了解的問題之一。評估組他們認為對含金量這個問題要辯證的去看。一是有的事項“含金量”不高,但是該取消的還是要堅決取消下放。二是審改整體的“含金量”和單個事項的“含金量”有聯繫也有區別,大多數法人和個人能感受到的單個事項的“含金量”,而不是整體的“含金量”,這樣的話可能容易造成以偏概全,判斷不一定是準確的。三是“含金量”是相對的。同一個事項在不同人看來感受不一樣。四是審改的任務越來越艱巨。一開始就進了深水區,去年以來這幾批審改的總體“含金量”較高,而且一批比一批高。

  李章澤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審改辦將進行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常態化的監督檢查機制,加大督查力度。國務院督察組督查24個部門以後,還有30多個部門我們要一查到底,按照一部一策,特要對700項重點事項集中攻關,有個原則,凡是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凡是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更有效的審批事項一定要下放。二是,開門搞改革,要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專家、學者、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行政相對人,包括今天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我們要廣泛聽大家的意見,集中民意,集中民智。有一些問題可能看法不一致,要採取公開的專題論證會,到時候也會請媒體參加。三是,不斷完善綜合考核評估機制。把審改工作納入各個單位的考評中,也把各個單位內部,各個內設機構,一些單位負責人推動審改工作情況納入年度考核。還要堅持請一些獨立的團體作為第三方對這項工作進行評估,這樣的話達到“以外促內,以下促上,內外結合,上下互動”的效果,進一步提高審批事項的“含金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