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為了阿里巴巴們不再流失

  • 發佈時間:2014-09-10 02:33:21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8日,阿里巴巴在美國開啟了歷時兩周、跨越多個城市的IPO路演活動。而首場路演的盛況甚至讓很多久經沙場的基金經理都“驚呆”:近千人涌入會場,電梯口排起長龍。阿里巴巴的新股發行成了美國投資者爭搶的一道盛宴。

  而在大洋彼岸,中國投資者對阿里巴巴的發行卻只能“望洋興嘆”。一些投資者及業內人士難免感慨萬千:為什麼像阿里巴巴這樣一些優質公司都流失到海外去了?為什麼中國股市就不能讓阿里巴巴們“把根留住”?

  當然,要回答這些問題其實並不難。可以説這是由中國股市發展的階段性決定的。畢竟中國股市的發展只有二十幾年的時間,中國股市在諸多方面的不成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中國股市設立時的定位就是為國企脫貧解困服務的,能發展成如今的讓民營企業、私人企業上市,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而阿里巴巴是在海外註冊的“外資公司”,顯然不符合A股上市條件。

  又如中國股市目前還只能接受同股同權的企業上市,而阿里巴巴採取的是同股不同權的合夥人方案,這又使得阿里巴巴更加不適合國內上市。因此,這就註定了阿里巴巴只能流失海外,成為A股市場之痛。

  正如一句歌詞所雲:“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已成為鐵的事實,作為A股市場來説,應該作進一步的反思與總結,以避免阿里巴巴們再次從國內市場流失。

  應該説,在這個問題上管理層已經拿出了一個初步的框架:即支援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後到創業板上市。但這個框架顯然不能解決阿里巴巴們的A股上市問題。

  所以,管理層在“支援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和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後到創業板上市”的同時,還需要對相關的股市制度及法律法規予以完善。首先,要能接受阿里巴巴這種“外資”身份以及“同股不同權”方案,就必須對股市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的修改與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

  與此同時,還要有嚴厲的市場監管與懲處措施。要有有效的投資者保護機制,尤其是要建立投資者集體訴訟制度。這是A股市場接納“同股不同權”方案的前提。在這方面,香港股市尚存在不足,A股市場要走的路就更遠。

  □皮海洲(財經評論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