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村民議決”化解“遺留”矛盾

  • 發佈時間:2014-09-09 07:34:46  來源:南昌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曾艷芳 胡敏華 記者 萬能

  作為全省農業大縣,南昌縣擁有國家現代化農業示範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現代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縣三張“名片”。今年5月20日,該縣組織召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座談會,拉開了土地確權工作的序幕。

  然而,三個月過去了,對照《全縣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南昌縣的工作開展並不順利,鄉鎮工作進展很不平衡。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各類矛盾糾紛層出不窮。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土地平整、水利建設、一事一議等農業項目使得田塊減少;政府工程建設徵用土地,使得田塊界址線發生變化;農村內部自發調整農田過於頻繁等,雖然都是造成土地“四至不清”的一些因素,但歷史登記不清才是造成“四至不清”的主要原因。

  南昌縣農業局經管站站長樊小平告訴記者,1998年搞二輪承包確權頒證,當時許多村民都不願種田,有的把田送給別人種,有的交給集體處理甚至拋荒。2005年,國家進行農業稅費改革,種田不僅負擔減輕,還可以享受國家種糧補貼,耕地變得越來越值錢,自己不願種的,租給別人種也可以收租金,原來不願種田的農民紛紛把田要回來,這時就産生了許多矛盾。

  南昌縣涇口鄉是此次確權工作矛盾最多的鄉鎮。“在涇口鄉土地確權登記一類普遍的矛盾是從前放棄了土地的農民土地權屬問題,1998年‘第二輪承包’以前很多農民因為種田收益與成本等一些問題將土地轉給親友或者村委會管理,同時這樣流轉的本身並沒有清晰的憑證和協議,經過‘第二次土地承包’以及一些後續完善工作,被流轉的土地權屬就存在很大爭議。”涇口鄉經管站站長胡友清説,“目前的土地確權登記工作還在摸底的階段,如今先將沒有矛盾的土地確定了,隨著政策的深入,以及群眾的認知,按照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群眾的原則盡力協調各方利益。”

  今年3月,南昌縣岡上鎮曲湖村村民周海華十幾畝剛種下的早稻被聲稱是土地的主人拔掉且重新種上了新苗。自認受侵犯的周海華也不甘示弱地毀掉了稻苗,雙方為了土地權屬甚至大打出手。原來,在“第二輪承包”之後,土地的原主人放棄了土地的耕種,村裏本著不荒廢土地的原則將土地重新分配給了願意種田的周海華。在後續的完善工作中,村組織對周海華的土地進行了重新確認,使得同一塊土地被重復確認,造成了“一地雙證”的矛盾。

  如今,附著在土地上的利益使得土地原主人希望重新取回土地承包權。考慮到各方利益,今年5月,村委會按照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群眾的原則對這一歷史遺留問題進行協調,協調承包了31.9畝土地的周海華拿出13畝土地返還給土地原主人。

  為了應對土地確權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南昌縣按照分類實施、民主協商的原則,充分依靠農民群眾自主協商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不留後遺症。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實行分類實施,不搞統一模式,不搞一刀切。重大事項均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大會討論決定。確權登記模式由村民小組自主決定,在積極引導、民主協商的基礎上,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召開組內村民大會並經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對確權登記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如果找不到充分的法律政策依據的,將依法務實,尊重農民意願和智慧,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採取“一村一策”,由“村民議決”解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