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夜訪高鐵“蜘蛛俠”

  • 發佈時間:2014-09-08 01:30:4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走基層

  每次乘高鐵,記者都會很興奮,看著子彈頭流線車身,想像著她馳騁的身影,都禁不住感慨科技的神奇。

  8月26日,記者突然接到武漢鐵路局宣傳部孟立的電話:有沒有興趣去看看高鐵“蜘蛛俠”?

  又是什麼新玩意兒?

  27日晚上9點,記者跟隨武鐵宣傳部的副部長郭金富、武鐵供電段副書記肖堅強和幾個媒體人一起乘車從武漢出發。

  一個半小時到了咸寧,汽車開進了一個高鐵工段。

  下車,進入會議室,十幾個頭戴黃色安全帽,身著藍色工裝的工人師傅正在佈置當天晚上的作業任務。記者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就是“蜘蛛俠”。

  肖堅強告訴記者:普速線路檢修設備一般都在白天,利用列車運作的間隙,而高鐵線路檢修時間都安排在淩晨零點到6點,要等動車運作結束以後才能進行,所以高鐵的維護職工都是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

  晚上11點,記者隨這十幾位“蜘蛛俠”上了檢修軌道車,岳衛華師傅正在清點核對帶上車的檢修工具和配件。岳師傅説,這些檢修工具和配件都必須一一登記,回來的時候還要再清點核對,絕對不能遺留在軌道上。如果有一丁點小東西落在鐵軌上都會形成巨大的隱患。

  淩晨零點,接到進場信號,軌道車開始沿著高鐵軌道向預定的維護作業點進發。

  軌道車到達作業點,三個“蜘蛛俠”攀上軌道車升降平臺,隨著平臺的上升,“蜘蛛俠”可以手觸軌道上空6米高的接觸網線。

  只見一位身手敏捷的“蜘蛛俠”在另外兩位工友的協助下,把自己腰上的安全帶挂上支撐網線,雙腿一躍,站在了接觸網線上。

  20分鐘後,這位在高空作業的“蜘蛛俠”下到軌道車上,記者才看清楚一張略顯稚嫩的臉。他叫宋超,今年23歲,已經在這裡幹了2年了。

  “蜘蛛俠”班長陳衝告訴記者,今晚在80多公里的管段裏還有15個這樣的作業點。

  岳衛華師傅是2009年武廣高鐵開通時第一批來到這裡的老“蜘蛛俠”,今年已經46歲了。記者問他,晚上作業很辛苦吧?他笑呵呵地:都已經習慣了。

  記者特別關心他的身體。岳師傅操著濃重的河南口音:“沒有什麼大毛病,就是有結石。”

  肖堅強説,夜間作業確實給設備檢修和作業組織帶來不小難度,光線不好,視線受阻,人還容易疲勞,發現和處理設備問題就難上加難。除了正常的檢修和維護,工人還要消除環境的影響。比如線路上的鳥窩,攀爬到接觸網上的蛇,還有軌道兩邊的竹子和樹木,颳風下雨都有可能突然傾倒線上路上,這都會給工人們增加更多的工作量。

  供電設備檢修作業有“三高一大”的特點,即高空、高壓、高速度、大電流。而高鐵設備檢修還要有“三精一高”的要求——精準、精細、精益、高效率。

  面對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的挑戰,武漢供電段探索出一整套高鐵供電設備運營維護的科學管理體系。

  為了徹底解決接觸網檢修勞動效率低下的難題,武漢供電段推出高鐵修程修制改革,在全路率先提出了“車間組織生産”和“項目制集中修”的生産組織模式,將檢修作業人員與檢修工機具及材料進行綜合配置,在一次檢修作業中安排多臺軌道作業車開展高空作業。這一革新使得接觸網每百公里減少綜合檢修人員17人。

  武漢供電段在實踐中創造了一批新技術,目前已在國內其他客運專線得到成功運用。

  淩晨3點多鐘,記者結束了現場採訪,看著漆黑的夜空,毫無睡意,腦海裏一直縈繞著那位年輕“蜘蛛俠”的臉:無論是炎熱酷暑,蚊叮蟲咬,還是數九寒冬,寒風刺骨,始終有這樣一群不為人知的“守護者”在守衛著高鐵的安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