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心理學為什麼能夠改善人的行為

  • 發佈時間:2014-09-07 01:30: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什麼是心理學?美國心理學會這樣定義:心理學是研究心智和行為的學科。學科的目標是描述行為、預測行為、理解行為和改善行為。

  心理學為什麼能夠改善人的行為?這是因為,我們所有人的行為都遵循普遍的規律,這個普遍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沒有人不受它的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影響人們行為的因子及其心理學機制有很大差異。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移植西方發達國家的心理學研究成果,而是要開展自己的心理學研究,指導我國的心理建設。

  心理學的學科目標是描述行為、預測行為、理解行為和改善行為。美國相繼推出了“腦的十年(1990-2000年)”計劃和“行為的十年(2000-2010年)”計劃,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目前,心理學有三大研究熱點:畢生發展、社會文化和腦連接組,重點研究畢生發展過程的規律及其神經機制;個體和群體行為特徵及其神經機制;建立多模態數據庫研究腦與行為的關聯。從未來看,以下幾個方面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第一,行為的發展規律。研究兒童的認知和社會化行為的個體差異及其在發展上的差異;研究遺傳和環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對行為發生、發展的影響。第二,行為的腦機制。研究決策行為的基本規則、影響因素以及神經機制;研發人腦連接組構建標準及數據分析流程和標準;建設神經影像數據分析平臺。第三,群體行為的心理機制。研究群體的社會心理及行為特徵、集群行為預警;基於網路數據進行心理特徵分析及預測;基於特定人群進行人—機交互系統的設計與評價。第四,網上社會心理態勢感知與干預。第五,心理與行為基礎數據庫。第六,認知與行為增強。第七,更多的科學發現應用於實踐。

  總而言之,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研究並掌握個體和群體的行為規律,實現心理學目標,服務經濟發展和國家進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