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心理學研究一定要接“地氣”

  • 發佈時間:2014-09-07 01:30: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的發展重要的是人的發展,要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諮詢網路,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心理學家應當做什麼?能夠做什麼?針對這些問題,心理學研究者馬上會想到,要在重視基礎研究以求得學科發展的同時,瞄準現實社會需要解決的人的心理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拿出可以應用的成果。也就是説,我國的心理學研究一定要接“地氣”。

  怎麼才能接“地氣”?首先,心理學家要轉變觀念,不要抱怨“不受重視”,不要滿足於在文件、講話中尋找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要想想心理學究竟有過什麼過硬的成果讓社會覺得離不開它。“有為方有位”。其次,中國心理學家要關注社會現實,發現社會發展中與人的心理相關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有所成就。一是要打破“自娛自樂”“自我欣賞”的尷尬局面,拿出真東西;二是要有別於“江湖”,要與非科學的甚至是偽科學的東西作鬥爭;三是要有理論創新;四是對基礎性研究也要挖掘和展示其研究成果的現實意義。

  當前,QQ、Twitter、微網志、微信等社交類網際網路産品快速崛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産生了革命性的飛躍。那麼,網路究竟會對人們産生什麼影響?心理學的本質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而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我們關注到,網際網路已經顯示出其巨大的威力,它已經滲入到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它與人們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卻又區別於現實生活。基於這種認識,我們提出應當開展三方面的研究:一是個體與群體規律研究——挖掘網路平台下個體和群體層面的心理與行為規律;二是傳統心理學研究——借助問卷調查法、實驗法開展傳統心理學研究;三是跨學科合作研究——借助電腦技術手段,實現與資訊科學等領域的交叉問題研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