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路聯動,“開心農場”精準轉型

  • 發佈時間:2014-09-05 07:34:51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2日一大早,家住常州金色新城小區的蔣方琴收到農場配送來的有機蔬菜保鮮箱,打開一看,南瓜、小油菜、小白菜、馬鈴薯、蘿蔔,外加一塊豆腐。“三口之家,每週兩次配送,基本夠吃了。”與其他的客戶不同,蔣方琴原來在這家農場租過一塊地,自種自收,可興致過後,“改”成了農場的配送客戶。

  “開心農場”遭遇三分鐘熱度

  和蔣方琴一樣,“退耕”的城裏人不在少數。“認養一分地,悠然當農夫”,現實版“開心農場”一度在我省不少地方受到追捧,迅速複製。這種連結城市與鄉村、農民與市民的參與性、體驗性農業,一度被認為是現代農業轉型的方向之一。然而,風靡一時的全民遊戲“開心農場”如今大多改弦易轍,有的黯然關閉,田間早已沒了川流不息的人氣。

  徐州北郊有家佔地800畝的農場,開業時名噪一時。8月下旬,記者來到這裡一看,曾經被市民踴躍認領的108塊土地,早已“人去地空”。記者了解到,這個開心農場克隆了網路版開心農場的一些規則,實行會員制,每年交1000元就可入會拿地,如果沒時間打理,3000元即可享受“田保姆”全託管待遇。360度旋轉高清攝像頭,可以查看農作物的長勢。如果你喜歡其他地塊的農作物,交納一定“補償費”,就能任意“偷菜”。然而,一年認領期過後,續訂者寥寥,不少老客戶過了“三分鐘”熱度後,把地扔下不管不問了。

  記者在常州調查發現,龍潭湖農業生態園、大水牛市民農園、金英王蔬菜種植園等三家農場都遭遇同樣的瓶頸。鼎盛時期,龍潭湖曾有1200人前來認領土地,金英王有700多個客戶、大水牛農園有300多個,目前認養模式基本停滯不前,直接改成蔬菜配送服務。在大水牛市民農園,50塊用竹籬分割的土地上,大約20塊還種植著蔬菜,其餘已經長滿野草。“認養的人只有20多戶在堅持,週末大概有3-4戶會過來耕作。”經理劉桂瑜苦笑著説。

  “瓜果蔬菜成熟後,我們會挨個給客戶打電話,希望他們來採摘,經常菜都長瘋了,也不見人來摘,送到府市民也不買賬,覺得賣相不好。”金英王主管銷售的李厚成也頗為無奈。

  網際網路思維實現用戶“零流失”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現實版開心農場並非路到盡頭。記者調查發現,我省各地很多農場以農業為基,充分考慮到目標受眾的心態與習慣,創新盈利模式,發展路徑呈現出1+x的多元趨勢:有的注重用戶體驗,打造網際網路農業,有的做大社區微菜場和休閒旅遊,有的重新精細化定位,主打功能蔬菜等等,開闢出一片片新天地。

  憑藉網際網路思維,金壇壹號農場實現了用戶的“零流失”。坐落于金壇茅山山麓仙姑村的農莊,青山環抱、水庫澄澈,600畝核心區建設已初顯規模,溫室智慧大棚按編號種植著各色瓜果蔬菜,有油麥菜、辣椒、黃瓜等常規品種,也有白茄、秋葵、甘藍、迷你南瓜等“罕見品種”。農場主、擁有海歸經歷的姜方俊認為,要換個思維方式看農業,實現“1+2+3+4”,也就是一産、二産、三産的複合聯動,第四産業就是網際網路産業。他為農莊設計的架構是有機農業、休閒農業、網際網路農業呈現金字塔佈局,有機農業作為金字塔基礎,必須實現科技化、資訊化的精準種植。壹號農場採用線上線下、虛實互動的運營模式。會員預付全年的消費金額,足不出戶、動動手指,生鮮農産品配送到家。目前,農場的會員數已達到500人,今年前八個月的銷售額已突破800萬元。和傳統你種我吃的模式相比,姜方俊更注重用戶體驗,建設開放式體驗農場,推出採摘節、放鴨節等親子家庭活動,目前還在建設開放式公共廚房、鄉村度假樹屋、開展農業眾籌等。

  轉型支撐靠微菜場和參與式旅遊

  龍潭湖農業生態園的轉型支撐是社區微菜場和農業拓展旅遊。董事長劉才方告訴記者,除了簡單種植、收穫蔬菜外,他們推出更多增值服務,實現經營模式的多元化。隨著新型社區的設立,白領們更願意在社區的微菜場一站式採購,龍潭湖已在常州高端社區布點10個門店。每天清晨,配送車都會將新鮮採摘的蔬菜送至店裏。龍潭湖還引入上海軒轅投資集團6800萬元資本投入,建設露營拓展、微度假基地,方便自駕遊客露營、垂釣、野餐、住宿,並重點發展深加工和農産品流通,開拓上海市場。

  金英王則進行了用戶群的精准校正,主打功能蔬菜。“開心農場的模式過於單一,客戶們除了體驗農活,更重要的是差別化産品。”金英王總經理潘英娟投資280萬元,從國外引進了對人體提供豐富營養的“功能蔬菜”,目前這些蔬菜成為了主打産品,客戶群是高端酒店、集團用戶等。潘英娟介紹説,目前企業已經登陸Q板獲得融資,預計到明年種植規模將達到1500畝,建成集旅遊觀光、科普教育、原料加工、生態種植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園。

  “參與式農業方興未艾,市場空前廣闊!”三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分析説,現實版開心農場迎合了當前的“逆城市化”趨向,本質是在有機農業領域建立消費者和生産者之間的信用關係,讓消費者通過直接勞動,與農場共擔風險。中産階層對於高品質安全食品的需求,以及市民回歸鄉土的心理訴求,決定了參與式農業的市場空前,但農場的資金支援、管理水準、配送體系建設、商業模式創新決定了誰能走得更遠。姜方俊也坦言,新型農業其實是一種重資本産業,回報比較慢,但只要持之以恒,一定會帶出經濟、生態的多重復合效應。

  本報記者 劉宏奇 蔡煒 王岩 唐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