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培育富民産業需要有耐心

  • 發佈時間:2014-09-05 07:31:5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李超峰 晉廣海

  黃金梨,是一種原産于南韓的優良品種,糖分高、口感好、風味獨特,廣受消費者青睞。在高端消費市場,一隻頂級黃金梨可以賣到30元,它也因此被種植戶們稱之為發家致富的“金梨”。

  在河南省方城縣博望鎮前荒村,黨支部書記徐運芝10年來堅持不懈,通過帶領大夥兒發展黃金梨種植,使一大批農戶過上富裕的日子。村民苗金剛靠種植黃金梨,年收入達到30萬元,成為村裏的致富典範。如今,該村3050畝耕地中,黃金梨種植面積達到1800畝,其中有三分之一進入結果期,三分之一進入盛果期。

  2003年,方城縣博望鎮經濟能人高山峰在河南省首先引種黃金梨。經深入了解,徐運芝認為這是一個好項目,於是就搭著這位能人的“便車”,從2004年開始,帶頭種下近3畝黃金梨。在她的示範帶動下,近300戶村民連片種植了800畝幼苗,巴望著黃金梨為大家帶來滾滾財富。

  不成想,到了2006年,前荒村的黃金梨園幾乎遭遇滅頂之災。這年夏天,梨園遭遇金龜子侵害。起初,徐運芝帶領大夥兒人工捕捉,但金龜子的繁殖速度遠遠超過人工捕捉速度,有些村民因泄氣而放棄了捕捉。為調動大家積極性,徐運芝貼出告示,以每斤5元的價格收購村民們捕捉的金龜子,即使這樣,也沒來得及阻止住蟲害的迅速蔓延,蟲害最嚴重的階段,只需兩天兩夜,金龜子就把黃金梨的葉子全部吃光。失去信心的村民開始毀掉梨苗,800畝黃金梨只剩下200多畝,近300戶種梨戶中只有35戶堅持下來。為此,徐運芝大哭一場,為自己沒有及時治住蟲害內疚,為梨園大面積被毀痛心。

  吃一塹長一智。自此,徐運芝認識到林果管理技術的重要性。一有機會,她就帶領種梨戶到該縣黃金梨種植第一人高山峰的園子裏當義工,“偷學”人家的技術,從病蟲害防治到果枝修剪,從間作套種到果品的包裝儲存,很快從由“半瓶子醋”變成了真正的行家裏手。到2008年,他們的黃金梨畝效益達到6000元。如今,前荒村已經進入盛果期的黃金梨,每畝效益超過20000元。

  看到黃金梨良好的經濟效益,先前毀林的農戶開始後悔。徐運芝沒有責怪他們,仍一如既往熱情地給予無私幫助和支援,聯繫種苗、傳授技術,缺少資金的還幫助協調資金。如今,前荒村740戶農戶中黃金梨種植戶達到454戶,該村已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黃金梨種植專業村,黃金梨正逐步成為當地農民發家致富的主導産業。在前荒村的影響下,附近梅林、張莊、白河等村村民也把種植黃金梨當成致富捷徑,周邊村黃金梨的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

  談到持續十年發展黃金梨的經歷,徐運芝説的最多的是反思和教訓。她説,培育富民産業首先要選準項目,但是好項目也不能“大呼隆”一哄而上,示範引路、典型帶動是最好的路子,全面技術保障是確保産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超前謀劃才能保證項目發展後勁十足。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培育富民産業需要有耐心。

  徐運芝告訴筆者,目前,前荒村的黃金梨産業雖然有一定面積,但規模還不大;果品仍然停留在“大路貨”水準,缺乏高端産品;品牌效益不明顯,還不能大批量進軍高端市場。為改變這一狀況,他們已經成立“三國黃金梨專業合作社”,並將依託專業合作社,逐步推廣標準化管理,向生産高精尖果品的方向努力。同時,還打算聯合周邊村,在提升黃金梨品質的基礎上,擴大種植面積,追求規模效益,力爭讓黃金梨種植真正成為帶動一方農民致富的“金梨”産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