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土地出讓金波動影響幾何

  • 發佈時間:2014-09-05 05:20:4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針對土地出讓收入告別去年猛增勢頭,專家表示,土地出讓收入作為政府基本收入的一部分,專款專用,不直接與償還債務掛鉤;土地出讓金凈收益中的一小部分用於償還政府性債務,土地出讓收入波動對地方政府債務沒有直接影響;逐步減少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通過清費立稅等方式充盈地方財力,有必要早做打算。

  今年以來,土地出讓收入告別去年猛增勢頭。財政部數據顯示,6月當月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增速回落到7.3%,這一數字上半年平均在20%以上。中原地産市場研究部統計顯示,7月份北京、上海等4個一線城市,以及杭州、南京等36個二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下降46%。

  土地出讓收入在地方財政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專家甚至表示,土地出讓金一定程度上成為地方財政的“支柱”,不少城市的土地出讓收入佔到了本級財政的60%以上。土地出讓收入的波動,是否會影響地方財力從而導致償債風險?

  “土地出讓收入的波動是正常現象,不能只跟房地産市場波動直接掛鉤來看,應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做判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決定土地出讓收入變化的是土地價格,而影響土地價格的重要因素是供求關係。當經濟形勢向好,企業積極投資建設廠房、物流中心等,需求旺盛,土地價格自然會上升,反之亦然。不能只根據局部房地産價格變化,或是土地出讓收入月度波動,簡單判斷其下滑的大趨勢。

  至於土地出讓收入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地方政府還債能力,白景明表示,土地出讓收入作為政府基本收入的一部分,要專款專用,不直接與償還債務掛鉤。舉例來看,2013年廣州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達838億元,同比增長115.2%。這些資金在扣除徵地和拆遷補償、土地開發支出等成本後即為凈收益。對於凈收益,必須按照國家政策進行計提:超過10%計提教育資金,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資金,10%用於保障房建設,還要用於城市建設支出等方面,凈收益剩餘的一小部分才用於償還政府性債務。“可以説,土地出讓收入的波動對地方政府性債務沒有直接影響。”白景明説,地方債逐步納入預算管理,是由地方整體財力“托底”,不會因為土地出讓收入這一項指標波動而出現風險。

  專家表示,逐步減少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通過清費立稅等方式充盈地方財力,有必要早做打算。

  “應該規範土地出讓收入的管理。”白景明説。就土地出讓金本身而言,近年來也因“粗放式”管理飽受詬病。國務院曾出臺文件明確,土地出讓收入繳入地方國庫,支出通過地方基金預算從土地出讓收入中予以安排,實行“收支兩條線”。但實際操作中,不少地方政府部門將土地出讓收入脫離管理,形成地方自己的“小金庫”。這種做法不僅違規,還造成奢靡、貪腐行為,擾亂土地市場的秩序。因而,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對土地出讓金的收支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利於地方政府由於“錢不夠花”陷入的“賣地”發展模式。

  同時,需加快稅制改革進程,健全地方稅收體系。地方政府需要足夠的財力保障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等,不能做“無米之炊”。在結構性減稅的大背景下,土地出讓收入也有波動,如果不適當增強財力,地方政府償債能力自然也會受到影響。專家建議,應加快消費稅、資源稅、房産稅等稅種建設,同時清理不合理收費,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帶動稅收收入增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