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少林招媒體總監,不自廢“武功”就行

  • 發佈時間:2014-09-05 02:31:1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議論風生

  少林寺撩撥起大家“趨之若鶩”的心緒無可厚非,但要更好地推廣少林文化,比招到什麼人更重要的,是每個“上頭條”的少林相關新聞都能讓人“敬仰”。

  樹大招風,少林寺弄點什麼都能上頭條。這回招媒體總監也是如此。

  準確地説,少林寺招的是“少林無形資産管理公司媒體總監及新媒體公眾號總編”各一名。這兩個“不用出家、不需武功、不必吃素”的新行當,招聘資訊一發出,不少輿論板磚便迎面拍來。但就算公眾對滿屏吐槽不奇怪,也可能被應聘者簡歷“驚呆”——他們中有國內排名第一的地産公司項目總監,有在耶魯做過訪問學者的知名教授,有在知名媒體工作且獲獎多次的資深記者,還有眾多國內外名校的畢業生。

  這麼火的招聘,難怪有些一邊大罵少林寺“變節”、感慨佛門再無“凈地”的網友也“弱弱地”問一聲,還能報名嗎?

  若時空轉換,今天報名的300人,估計大部分都自忖屬於精英。這儼然與少林寺當年憑藉“精湛的武藝舉世無雙”,而“被多少英雄豪傑把它敬仰”的場面相似。只不過,今天的少林,對“功夫”的詮釋有了新注解——能將少林文化遺産推向世界,也是少林寺求之不得的硬功夫。

  而人們對少林會不會“自廢武功”的擔憂,也緣於此。一方面,少林把不會武功的行銷精英當“豪傑”,而行銷精英們對少林招人的趨之若鶩,卻多不是奔著敬仰少林裏今天的“豪傑”去報名的。另一方面,寺外的人們將少林原汁原味的禪學當文化,擔心少林在網際網路時代免不了俗;而寺裏的人們卻將新媒體思維當成必不可少的少林文化,擔心少林入不了世。這種入世與脫俗間的認知差異,難免構成激烈衝撞。

  有意思的是,衝撞雖激烈,卻擋不住人們對於這千年古寺的熱切嚮往。很難説這支應聘的隊伍中,沒有表面上公開唾棄、背地裏暗送秋波的。文化歸文化,掙錢歸掙錢。很多人就是這樣的心態:不希望少林奔著錢玩“文化”,但如果少林寺裏有自己一席打坐之地,就希望少林的文化裏全是錢。

  對少林寺方面來説,接行銷的地氣確實能引口水。可就算少林寺出來的個個肌肉男,人人剃著度,文化是文化了,傳統是傳統了,但這文化與傳統,總靠口口相傳也不行。倘若因為少林文化的推介搭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就將佛門入世的新探索視作不能免俗,這對一不靠行政二不靠編制的少林來説,顯然也有些苛刻。當然,若少林能在推介文化時,也能充當“通曉佛教教義和中國文化”的布道者,想必這個神秘的地方也會被更多“英雄豪傑敬仰”。

  之於少林寺,撩撥起大家“趨之若鶩”的心緒無可厚非,可真要更好地推廣少林文化,關鍵不在新媒體能招到什麼人,而在於每個上頭條的少林相關新聞都能讓人“敬仰”。

  □劉雪松(媒體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