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首份G20智庫報告:G20在國際秩序中存在"身份困境"

  • 發佈時間:2014-09-04 20:1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4日訊(記者秦陸峰)9月4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該校重要智庫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的第二屆20國智庫論壇在京圓滿落幕。在閉幕前,人大重陽發佈了題為《重塑全球金融治理:G20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中國作為全球增長的‘發動機’,有意願、有能力擔任2016年G20主席國,為分享中國發展經驗、實現全球強勁、可持續的增長目標而努力。”

  這份堪稱中國首份G20智庫報告分四章,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文發佈。報告首先指出了G20機制面臨的三大挑戰,分別是治理體系的挑戰、治理能力的挑戰以及地緣政治的挑戰。報告認為,在治理體系方面,IMF改革擱淺實際上使得G20承諾的與國際金融機構改革相關的大部分後續改革都無法進行,暴露出G20機制缺乏執行能力。像美國這樣的大國拖延或拒絕執行決議,就會導致G20無法正常運作。

  在治理能力方面,報告認為,G20僅限于對各國財政、貨幣政策、金融監管等事務的協調,然而卻設定了難度極高的全面增長目標。在缺乏國際統一的全面經濟政策協同,並且沒有一個綜合財政、貨幣與産業在內理論框架指導情況下,G2O提出的治理目標實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在地緣政治方面,報告認為,國際局勢的發展使得G20機制夾雜了地緣政治博弈的變數。目前烏克蘭形勢依然嚴峻,G7與俄羅斯之間的分歧也看不到彌合的希望。這嚴重影響著G20成員之間的關係,使G20的存在結構相當脆弱。

  其次,報告認為G20在國際秩序中存在“身份困境”。G20在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方面面臨的挑戰,源自於G20機制的“針對性”。目前,歐美經濟顯示出“復蘇”的跡象,G20所針對的金融危機議題不再緊迫,“針對性”機制面臨尷尬。這種尷尬實際上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G20的治理體系問題有著“身份困境”本質。正是由於這種“身份困境”,導致G20在“責任分擔機制”還是“平等參與機制”、 全面框架還是有限框架、長效體系還是臨時體系上難以取捨。

  由此,報告認為全球治理體系面臨“功能危機”。幾種“次全球貨幣”與美元之間相互博弈的重大國際經濟格局變動,完全在G20的議程設置之外。沒有任何機制可以面對最重要貨幣治理問題,僅有的最高論壇G20的能力設置局限于金融市場治理。除此之外,G20實際能夠執行的治理半徑只在G7內部或G7與某個國家或國家集團之間。這就使得G20雖有全球治理體系之名,但治理能力只是區域治理體系水準。

  在這種情況下,報告最後指出中國是延續G20機制有效性的關鍵力量,並倡議中國承辦2016年G20峰會。從2008年到2013年的五年間,中國一國貢獻了全球總GDP增長量的37.6%,起到了全球經濟“火車頭”的作用。事實證明,建立G20機制並使中國由此參與到全球經濟治理合作當中,對全球經濟的復蘇意義重大。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商品生産國,也是最大的市場,並且未來依然有著高速增長的預期。一貫秉承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精神的中國願意為世界各國提供共同發展的機遇和空間。

  本次G20智庫論壇于3日開幕,參會者包括來自中國、俄羅斯、美國、印度、日本、歐盟等全球主要20個大國的智庫以及來自世界銀行、IMF和聯合國的代表。在論壇開幕式上,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陳雨露,全球中小企業聯盟主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前總幹事、人大重陽外籍高級研究員卡洛斯-馬格裏諾斯,美國第39任總統吉米-卡特先後做了主旨發言。中國經濟網為本次論壇首席合作媒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