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浦發銀行:守正出奇 融入網際網路金融新生態

  • 發佈時間:2014-09-03 15:23:5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過去一年,網際網路金融領域英雄輩出,精彩紛呈,從草根起步的網際網路金融漸漸形成了由各個“江湖門派”組成的生態圈。在浦發銀行看來,專業、合作、規則、進化是網際網路金融各門派的脈門,而商業銀行唯有守正出奇,才能融入網際網路金融新生態。

  網際網路金融“脈門”:專業、合作、規則、進化

  專業——網際網路金融各派的秘笈。當前,網際網路金融已形成第三方支付、網際網路理財、P2P融資、眾籌、網路小貸等多態並存的格局,再加上銀行係的迅速加入,形成了網際網路金融領域的少林、華山、丐幫等各類派系。這些派系通過“易筋經、獨孤九劍、降龍十八掌”等專業化武功秘笈,各據一方,開展對各個細分領域的經營。

  合作——網際網路金融各派的關係。如同武林中各門派間常常由於各種原因結成同盟,合力抵禦外敵一樣,網際網路金融的各派之間雖然存在競爭,但面臨客戶的一站式、綜合化、全天候服務需求,在網際網路的開放連接作用下,“銀行係”、“電商係”、“社交係”等已呈現出較明顯的融合趨勢,形成一個個具有不同特點的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圈。各參與方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互相協作,達到生態圈整體産出價值的最大化。

  規則——網際網路金融的江湖道義。江湖上,各派之間以“道義”作為行為準則,從而達到互相約束,和諧共生。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同樣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個規則就是法律與監管制度,任何參與者的任何行為都需要以此為基準,才能實現公平競爭,保證生態圈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進化——網際網路金融的永恒旋律。即便是少林、武當,也經常發生興與衰的輪迴。網際網路的顛覆與自我顛覆特性,決定了網際網路金融不斷涌現新模式、新業態、新力量,今天的成功到了明天可能就很快成為過眼雲煙。顛覆性的“變”,不僅適用於江湖,也同樣是網際網路金融永遠不變的旋律。

  對於商業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江湖”上如何立足,浦發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丁蔚認為,應主要進行兩方面的修煉:一是通過“守正”,堅持和鞏固既有優勢,夯實安身之本;二是通過“出奇”,創造新的經營方式,形成立命之道。

  商業銀行的安身之本:守正

  守“專業”的“正”,為網際網路金融基業長青奠定基礎。無專則不通,無通則不達,即使是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金融的本質和內生運作邏輯仍然沒有變化,金融經營的專業化能力仍是核心要素。商業銀行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在資産配置、風險管理、支付結算、託管投資等金融領域已經具備了深厚的專業化能力。而網際網路金融考量的核心,還是對金融經營的專業化能力。商業銀行要保持這一核心優勢,找準目標市場做深、做精、做透,為建立能夠長久發展的網際網路金融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守“網點”的“正”,強化區位優勢。即使是在網際網路時代,實體網點對於迅速建立客戶信任,提升客戶體驗仍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前,商業銀行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建立了廣泛的網點,要堅持發揮這一重要優勢,強化其在信任建立、引流導流、客戶服務、體驗行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將其作為從線下引導客戶到線下,將服務從線上落地到線下,打造金融服務020的重要手段。同時,商業銀行也要積極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化終端等先進技術推進網點轉型,建設“智慧化、輕型化、專業化”的現代化新型網點。

  守“風險”的“正”,確保經營安全。網際網路的開放性和廣參與,讓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從局限在傳統金融體系內的集中式,呈現成開放平台下的分佈式特徵。同時,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各參與方耦合度、鏈條化的不斷加強,任何非金融環節的風險事故,都將可能引起整個産業鏈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商業銀行在幾十年的經營中,積累了豐富的金融風險防控經驗,應繼續堅守在金融風險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應對的專業優勢,做好網際網路金融風險防控。

  商業銀行的立命之道:出奇

  出“網際網路思維”的“奇”,做好創新與行銷。把握住用戶的痛點,是網際網路時代下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商業銀行需要向網際網路企業深入學習,運用網際網路思維進行創新與行銷。創新要圍繞以客戶為中心來展開,創新前要運用“利他思維”評估能夠給客戶帶來的價值,創新過程中要堅持“極致思維”,確保良好的用戶操作體驗,創新速度上要樹立“迭代思維”,以快速的方式推向市場和加以改進;行銷上要結合時代特徵,注重口碑行銷、互動行銷、創意行銷等社會化行銷方式的運用,讓網際網路用戶以更為接受的方式快速産生認同感。

  出“平臺思維”的“奇”,打造“生活+交易”型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網際網路金融的競爭,實質上是客戶流量、活躍度、粘性的競爭,形式上體現為平台資源聚合能力、平臺對客戶財富貢獻度的競爭。商業銀行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建設要緊緊抓住網際網路用戶最為關心的生活實現、財富管理兩項需求,通過廣聚各類生活資源,帶動聚集流量,通過提供豐富而具有競爭力的交易品種來實現用戶財富增長,提升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活躍度、增加平臺粘性。

  出“趨勢思維”的“奇”,提前佈局移動金融。隨著智慧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移動互聯的時代將很快到來。現在,通過移動終端來實現飲食、出行、社交等基本日常需求已經成為常態;“移動經濟”也在迅猛增長,2013年移動支付交易達到了1.25萬億元,同比增長707.0%,而在2012年,這一比率還是89.2%。隨著4G技術的成熟和應用,“拇指生活”、“拇指經濟”將成為社會常態,移動金融將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的進化方向,商業銀行要在戰略上提前佈局。

  以浦發銀行為例,2010年,浦發銀行引入中國移動戰略投資者,在移動金融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今年,雙方重點聯合打造以“和理財”、“和支付”、“和融資”為體系的“和金融”。同時,浦發銀行攜手騰訊,推出了最為貼近微信用戶使用習慣的微信銀行,通過快速迭代創新,形成了以“微理財”為核心優勢,“閃電理財”、“閃電結購匯”等為特色,包含線上開戶、賬戶管理、融資取現、生活服務等系列功能在內的全功能虛擬社區銀行服務體系。此外,浦發銀行還將直銷銀行融入到微信銀行服務體系,進一步鞏固移動端領先優勢,微信用戶可使用大部分他行銀行卡,簡單、便捷地線上開立電子賬戶,購買銀行産品。

  2013年,浦發銀行攜手中國移動,率先向社會發佈“移動金融2.0標準”;2014年,浦發銀行又攜手中國移動、復旦大學發佈“移動金融3.0標準及新生代用戶移動金融信心指數”,同時聯合騰訊啟動“移動支付安全聯合守護計劃”,不僅將自身取得的成果進行分享,也向産業各方發出呼籲,共建安全、蓬勃的移動金融生態體系。

浦發銀行(600000)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