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要保持一定水準的農業支援
- 發佈時間:2014-09-03 07:32:01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最近的後巴厘農業談判中,有人提出“世界形勢變化論”,試圖否定多哈談判授權和既有共識;有人提出“新興經濟體貢獻論”,要求中國等新興成員在談判中做出更多的減讓;有人提出“發展中成員農業補貼增加論”,要求對發展中成員農業支援政策進行限制。在此背景下,如何準確把握當前談判形勢,確保談判正確的方向,對於維護包括中國在內的最廣大發展中成員農業發展利益至關重要。就此,我們邀請到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倪洪興,對相關問題進行解讀和詮釋。
主持人:袁賽男
嘉賓: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倪洪興
1促進發展中成員的農業發展是談判目標
主持人:去年底達成的“多哈回合談判早期收穫協議”是世貿組織成立20年以來和多哈回合談判啟動14年以來的首個成果,對於提振各方信心,幫助成員恢復多邊談判進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有的國家認為當前世界形勢有了變化,對多哈談判授權和既有共識給予了否定。對此觀點,您怎麼看?怎麼做才能促進發展中成員的農業發展?
嘉賓:多哈啟動以來,世界農業形勢確實發生了較大變化,農産品市場波動性不確定性風險性加劇,發展中成員不僅要應對低價帶來的影響還要應對高價帶來的影響。但是,在形勢變化中,發展中成員存在大量小規模、生計型農業的情況沒有改變,在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民生計方面面臨的挑戰沒有改變,多哈發展議程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沒有改變,多哈發展授權的現實意義沒有改變。後巴厘農業談判的推進必須堅持多哈發展授權。
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促進發展是本輪談判的主題。農業談判的目標就是要促進發展中成員的農業發展。但發展中成員數量眾多,情況多樣、對於發展的訴求各不相同。總體看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是具有農産品出口利益的發展中成員。這些成員出口面臨國際市場高關稅乃至禁止性關稅以及不斷增加的技術壁壘的約束,面臨著發達國家高額補貼支援以及數十年、近百年補貼支援累積的競爭優勢所帶來的不公平競爭。
二是擁有大量小規模、生計型小農的成員。這些成員農業基礎競爭力薄弱,存在大量饑餓營養不良人口(全球現有8.4億),在確保糧食安全、農民生計和農村發展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需要在貿易自由化進程中擁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加強對小農的支援保護、來應對日趨加劇的國際市場的波動。目前全球穀物貿易不足總量的15%,全球85%以上的糧食供給是靠國內生産來解決的。當前世界糧食安全問題主要是貧困人口買不起糧食的問題,解決的關鍵是提高其糧食生産能力。任何時候不能誇大貿易對糧食安全的作用。
因此,多哈農業談判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消減發達成員的高關稅特別是禁止性關稅以及技術性壁壘、消除扭曲貿易的國內支援補貼,同時要給予發展成員充分的靈活性,加強對生計型農業的保護,促進其糧食安全、農民生計安全、農村發展目標的實現,增強其應對國際市場波動的能力。
2新興經濟體面臨巨大發展壓力
主持人:近年來,中國農業為WTO多邊貿易體制和世界農産品貿易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發達經濟體中的人士認為新興經濟體還應當做出更大的貢獻,承擔更多的義務,甚至要求中國等新興成員在談判中做出更多的減讓,您怎麼看?
嘉賓:新成員不是個時間性概念,而是個實質性概念,是指WTO成立後加入該組織的成員,他們已做出了比其他成員遠遠重大得多的承諾,在進一步減讓方面面臨著比其他成員巨大得多的壓力。新成員的特殊關切必須充分有效解決。
中國在入世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而廣泛的承諾,已經成為世界上農産品市場最開放的國家。在出口競爭上,中國承諾取消各種形式的出口補貼。在市場準入上,中國承諾的平均關稅只有15.2%,是世界平均水準的1/4,從低到高排名15左右,只有少數幾個島國和美加澳競爭力極強的國家比中國低。中國糧棉油糖等重要産品配額外最高關稅65%,遠低於其他成員上千乃至數千的最高關稅,也遠低於美國數百的最高關稅。中國關稅形式單一,從價稅比率達99%以上,實施稅率和約束稅率完全一致。這是後巴厘WTO農業談判中國進一步減讓的基礎。
加入WTO後,中國農産品進口額由119億美元增加到1189億美元,進口增量佔全球進口增量的12%,年均增長率高達23%。近年來,隨著農業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和環境成本不斷提高和顯性化,中國農産品內外價差不斷擴大,相當部分的進口是受內外價差的驅動,造成邊進口邊積壓的情況,對國內農産品價格形成了顯著打壓,對國內農業發展、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就業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影響。
中國克服困難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和世界農産品貿易發展所做的貢獻必須得到認可,保持中國農業發展和農産品市場穩定對世界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必須充分認識,中國作為新成員以及作為具有數億生計型小農的成員在進一步減讓中面臨的巨大困難必須充分考慮。
3中國農業須保有合理關稅和政策保護
主持人:為了確保農業生産的健康穩定發展和農民利益不受損害,近年來我國逐步加大了農業支援力度。但發展中國家國內農業支援增加,引發了很多異議,認為農業支援會扭曲國際貿易,應該對發展中成員農業支援政策進行限制。您覺得這些年我國對農業的支援會對世界農産品價格造成扭曲嗎?我國農業是否應該保持合理的國內支援政策保護?
嘉賓:從現實看,中國農業生産規模小,以家庭經營為主,戶均0.5公頃,即使今後轉移出一半農村人口,生産規模也只有1公頃。這個轉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目前轉移出來的2.6億農民工,並未真正市民化,農業依舊是其生活的最後依靠和保障。由規模和農業多功能性決定的中國農業基礎競爭力與世界主要出口國存在的差距難以改變,貿易自由化必須考慮成員間這種巨大差異,在公平的基礎上推進,中國農業必須保有合理的關稅和國內支援政策保護。
加入WTO時,中國黃箱政策僅保留了8.5%的微量允許,而且農業協議6.2條款下對生計型小農和脆弱地區的支援政策也計入微量允許。近年來,我們逐步增加了對農業生産的補貼,這些支援多用於農業基礎建設,我們農業的底子太薄、欠賬太多,這幾年正在補課。中國農業的本質特徵決定了中國農業國內支援政策具有生計型和糧食安全型的特徵。而且,中國農業支援的每人平均水準很低,2012年農民財政轉移性收入為687元,折合110美元,與發達國家十幾萬美元的支援水準相比差距非常大。中國農業支援政策重點是關係糧食安全和農民生計的大宗農産品,不對世界農産品價格造成扭曲。2009年以來年中國農業貿易逆差持續擴大,每年增加100億美元,去年超過510億美元,充分説明中國的農業支援並沒有扭曲國際貿易。近年來出臺的一些政策,如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主要是為了應對國際市場波動、確保國內生産和市場穩定。
因此,中國需要保持一定水準的農業支援,確保農業生産的健康穩定發展和承擔糧食生産重任的小農的利益不受損害。
4中國將在國際貿易中發揮更積極作用
主持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在後巴厘農業談判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嘉賓:出於自身保障糧食安全、確保小農生計和應對市場波動的需要,中國在談判中要求通過發展中成員特殊差別待遇、新成員靈活性待遇等,為農業健康發展爭取一定的政策空間。但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仍將繼續在後巴厘農業談判中發揮積極作用,為推動談判取得成功做出應有的、力所能及的貢獻。
一是中國將繼續通過加強與發展中成員的密切協作,積極參與談判,確保多哈回合真正成為發展回合。中國作為農産品市場最開放的發展中成員、作為存在大量生計型農民的成員,也作為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的成員,對發展中成員多樣化的發展訴求有更全面深切的了解和體驗。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充分利用中國的經驗積極有效參與談判,確保多哈農業談判切實按照發展授權推進,這是中國應有的擔當和責任。多哈回合啟動以來,中國與G20、G33等發展中成員緊密合作,發揮積極作用、做出重大貢獻,推動在所有成員間達成了2004年框架協議、2005年香港宣言,達成了眾多的共識,並在這些眾多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形成了2008年模式案文。雖然各方對此案文都不太滿意,但該案文較好地平衡了各方的利益,為下一步談判奠定了基礎。堅持既有共識、在2008年模式案文基礎上推進談判是唯一現實可行的選擇。在多哈後巴厘農業談判中,中國將繼續加強與G20、G33的緊密合作,在已有談判共識、已達成框架協議香港宣言以及2008年模式案文基礎上積極推進談判,確保多哈回合按照多哈發展授權的方向推進,以推動發展中成員的發展。
二是中國將繼續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履行好入世承諾,為世界農産品貿易發展做出貢獻。十多年來,中國經濟自身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也為世界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中國兩元經濟結構特徵顯著,農業小規模特性沒有改變,農業的生計型特點沒有改變,農業基礎競爭力薄弱沒有改變,隨著貿易的快速發展,進口對農業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大。儘管如此,中國將努力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繼續履行入世承諾,這是中國對WTO多邊貿易體制的重大貢獻。入世以來,中國農産品進口增長1070億美元,佔全球進口增量12%左右。當然,由於發達成員的高補貼政策以及長期補貼形成的競爭優勢,中國新增進口市場,近一半被少部分發達成員佔有,其中近1/4為美國佔有。在履行承諾的同時,中國將繼續努力保持農業發展穩定,確保糧食安全和農民生計安全,繼續為世界扶貧事業發展和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三是中國將繼續為後巴厘多哈農業談判取得成功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從中國農業的實際情況和本質特徵分析看,中國在農業三大支柱方面幾無進一步減讓的餘地,也沒有任何理由來犧牲中國數億農民生計利益、犧牲中國實現糧食安全的努力。但是,根據2008年模式案文,在其他許多成員只削減水分的情況下,中國在市場準入方面仍將進行實質性減讓,中國仍將為推進農産品貿易自由化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