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內P2P離上市還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4-09-03 05:31:25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最大的P2P貸款平臺Lending Club,日前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上市申請文件,計劃以50億美元的估值融資5億美元。

  近年來,中國正在進一步加強對行業和市場的監管,使得國內P2P平臺良莠不齊、風險多發的現狀逐步得到規範。在業內看來,上述消息或將給中國P2P行業帶來極大的正能量,預計未來國內優質的P2P平臺的估值也會進一步上升。隨著監管收緊和行業洗牌的加速,國內P2P的未來之路走向何方?也引發業內深入思考。

  ●南方日報記者 黃倩蔚 彭琳

  行業

  監管明確是上市必要條件

  根據彭博數據顯示,Lending Club市值已趕超97%的美國上市銀行。按5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Lending Club估值較去年11月已經翻了一倍。

  如果進展順利,Lending Club將躋入美國網際網路史上十大IPO之列,與Groupon、Orbitz等公司齊名。

  據悉,Lending Club此次的IPO承銷人為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富國銀行集團等。此外,富國銀行旗下的風投部門正是Lending Club的最大投資人。根據彭博數據顯示,Lending Club市值已趕超97%的美國上市銀行。

  有專家認為,相較于中國而言,美國政策很早就明確了對P2P的監管,企業較早有明確的方向。早在2008年美國監管部門就明確要求P2P企業必須到SEC進行登記,同時必須定期向監管部門提供交易資訊並不斷更新收益權憑證資訊。

  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點融網創始人郭宇航認為,目前國內整個商業模式尚未得到監管的確認,監管的認可是滿足上市合規性的必要條件,從這點看國內P2P平臺離上市還有一段距離。

  廣東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陳寶國也表示,美國Lending Club上市,對於中國P2P行業有很大的鼓舞作用。因此,中國P2P更多的強調線下的現場評估,要求團隊要有豐富的傳統金融服務經驗,也要有網際網路思維。

  “金融重點在風控。團隊要把風控模型建好了,再去擴大發展。P2P網貸行業的發展,是一場馬拉松。我個人認為,至少要3-5年,才能走出如今混亂的局面。”陳寶國表示。

  國內

  資本集中提升市場門檻

  隨著監管收緊和行業洗牌的加速,P2P的未來之路走向何方?

  其實,國內不少P2P平臺都在緊鑼密鼓地做一些資本安排,憋足勁向前走。其中,由Lending Club聯合創始人蘇海德(Soul Htite)與資深金融法律師郭宇航成立的點融網去年12月融得首輪北極光創投千萬美元投資,目前已經進入了B輪融資,預計9-10月份會有正式消息。此外,目前國內也有不少P2P公司無論從規模還是利潤率都已經達到了上市公司的標準,但正如郭宇航所説,目前仍不具備條件和時機。

  毋庸置疑,Lending Club正式上市且估值高達50億美元,給整個P2P行業打了一支強心針,宣告P2P的江湖地位確立。郭宇航表示,過去無論風投還是監管,投資人對P2P模式都有較大的質疑,但如今可以很明確P2P模式存在的意義,剩下的就只是誰可以在江湖中立足了。

  郭宇航透露,今年以來,國內外非常多的風投對行業內排名靠前的P2P平臺頻頻拋出繡球,而且估值也水漲船高。“我們在業內也感到很詫異,目前風投給出的對P2P的估值比去年高了很多,預期未來還會成倍的增長。”不過,郭宇航透露,雖國內P2P平臺有上千家,但得到風險投資基金青睞的就只有幾家。

  其預計,一旦監管政策落地,各路資本會加大力度對優質P2P平臺進行瘋搶,“不管是美元風投、國有資本,還是民營資本,一旦監管落地,優質且排名靠前的平臺會迎來各類資本的蜂擁而入,甚至不排除會出現一定的估值泡沫。”

  然而,在監管法規正式出臺之前,資本集中度的提高也將對行業的規範帶來一定好處。“一方面,風投會選擇好的平臺規避風險,另一方面,風險投資也會給初期的創業公司帶來更多規範經營改善。隨著資本進入,P2P行業門檻會慢慢抬高,在監管門檻出來之前,會自發形成一定的資本門檻。”郭宇航表示,目前整個行業都在翹首以盼正式監管政策出臺。

  但其透露從目前與監管層溝通情況看,預計政策靴子不會很快落下,尤其是短期內不會推出“牌照”管理,而更傾于使用畫底線的模式進行監管。預期未來,市場機制形成仍需要一定時間的,各家平臺也會在底線之上尋求各種創新模式,行業仍將保持大浪淘沙、日新月異的狀態,期間具備一定公信力的平臺會脫穎而出。

  ■縱深

  P2P處優勝劣汰快速發展期

  倒閉平臺佔比超一成

  近日,線上金融搜索平臺“融360”發佈的網際網路理財市場的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7月,總共有136家網貸平臺倒逼或跑路,佔到網貸平臺總量(1200家)的11.3%。出事的平臺大部分運營時間不超過6個月,甚至還有成立半天就跑路的。

  對此,融360理財分析師張懿望分析表示,P2P目前正處於優勝劣汰、競爭激烈的快速發展期,可以預期優勝劣汰的趨勢會持續。廣東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陳寶國也表示,市場優勝劣汰,30%左右都算正常。

  市場機制大浪淘沙,適者生存,最後存活下來的都是比較值得信賴的。張懿望認為這也給監管者和投資者提了個醒,一方面監管政策要快速跟上,保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為投資者維權提供幫助。

  張懿望認為,未來兩到三年內P2P網貸行業面臨一輪大洗牌之後,會成長起來一批行業龍頭。經過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國內網貸行業的參與機構日益增多,在日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必定會有更多的平臺倒閉。

  此外,張懿望認為P2P平臺未來會向中小城市擴散,並與本土小額借貸公司相結合。過去幾年P2P平臺的地域分佈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隨著一線大城市競爭的加劇,一些平臺紛紛開始向二三線城市轉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