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企業海外並購金額屢創新高 營收增長遠低資産增速

  • 發佈時間:2014-09-02 18:08:0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重慶9月2日電(記者 何宗渝、陶冶)2014中國100大跨國公司榜單2日在重慶揭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單筆跨境並購金額和跨境並購總額屢創新高,但平均跨國指數偏低且下降、平均研發強度僅達國際標準的一半水準、海外收入佔比下降,説明中國企業“走出去”喜憂參半、任重道遠。

  緹巢九旱ケ屎妥芏盥糯蔥賂

  今年上半年,中糧集團投資28億美元收購來寶農業和荷蘭農産品及大宗商品貿易商Nidera各51%股權,創下中國糧油行業有史以來境外並購最高紀錄;東風汽車以8億歐元並購標致雪鐵龍集團14%股份,實現了從“請進來”到“走出去”的華麗轉身。

  在2013年,由中國企業發起的超過10億美元的跨境並購項目達到9個。中海油以191.2億美元並購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創下中國企業海外並購金額最高紀錄;雙匯集團以47.5億美元並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成為非能源領域最大海外並購案例……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2014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達到1010億美元,而其中有501.95億美元為中國企業跨境並購。中企聯的數據則顯示,自2002年以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年均增速高達42.13%。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繆榮介紹説,2014中國企業500強中的272家企業共實現海外營業收入6.1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2.45%;245家企業的海外資産總額為8.18萬億元,同比增長24.03%;海外資産超過1000億元的企業有10家,海外資産佔比超過30%的企業已有18家。

  “這些數據和案例,説明中國大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正不斷加快,也取得了積極成就;跨境並購和海外資本運營,已經成為中國跨國公司快速成長的重要手段和重組配置全球資源的主要途徑。”繆榮説。

  綣指數大幅落後 僅2家達發展中國家平均指數

  中企聯發佈的2014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及其跨國指數顯示,今年的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入圍門檻為海外資産21億元,比上年度提高了6.09億元,但與2014世界100大跨國公司的2101.25億元和2014發展中國家100大跨國公司的233.11億元門檻相去甚遠。

  值得注意到是,2014中國100大跨國公司平均跨國指數為13.6%,比上年度下降了0.38個百分點;達到2014世界100大跨國公司平均指數64.55%的只有1家,達到2014發展中國家100大跨國公司平均指數54.22%的只有2家,有22家企業的跨國指數還不足5%。

  同時,2014中國100大跨國公司的海外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4.77%,增速明顯低於海外資産增速的16.95%,佔這100家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也僅為20.86%,且比上年度下降了1.39個百分點。

  綣公司規模大 但缺少拿得出手的“殺手锏”

  “公認的世界級跨國公司無一例外都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産品、品牌和經營管理等方面。”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説,當前中國跨國公司規模龐大,但缺少拿得出手的“殺手锏”。

  以品牌建設為例,《福布斯》發佈的2013全球品牌100強和國際品牌集團發佈的《2013年度全球最有價值品牌年度報告》中都沒有中國品牌;世界品牌實驗室推出的2013年“世界品牌500強”中,中國企業只有25家,進入前十的只有4家。

  從創新能力建設來看,與世界跨國公司相比,中國大企業仍相形見絀:2014中國企業500強平均研發強度只有1.25%,且連續3年下降;研發強度超過5%的只有13家、超過10%的僅3家。在湯姆森路透評選的“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上,已連續3年沒有中國企業的身影。

  “國際上一般認為,當研發強度達到2%時企業才能勉強生存,達到5%以上企業才具有競爭力,但入圍世界500強的92家內地企業平均研發強度僅為1.16%,同比還下降了0.05個百分點。”繆榮説,我國大企業對創新投入的重視顯然不足,有些企業甚至將創新投入當做利潤的調節器,研發強度連續下降的趨勢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