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生態補償制度亟待完善
- 發佈時間:2014-09-02 05:53:1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多年以來,張家口為了支援北京、天津的發展,全力守護青山綠水,作出了巨大貢獻。以林業為例,據中國林科院《張家口市森林與濕地資源價值評估研究》顯示,全市森林資産價值7219.38億元,濕地資産價值190.07億元。森林與濕地每年為周邊地區提供生態服務價值305.17億元,外部地區受益佔到60%以上,其中北京地區受益佔到總價值的48%。
然而,張家口在創造巨大生態財富的同時,卻不得不放緩了經濟發展的步伐。據統計,目前張家口還有94.76萬貧困人口,11個縣區被列入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區),9個縣屬於燕山—太行山特殊困難片區,急需加快脫貧致富。保護優先並不等於犧牲發展。特別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藍圖下,張家口不應養水送水,卻一直受窮。
如何實現張家口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當務之急是加快完善京津冀之間的生態補償制度。生態補償既是對生態區保護環境的補償,也是對生態區失去發展機會的補償。
完善生態補償制度,首先要更新觀念。京津冀是一體,北京天津受益於張家口送來的清風凈水,理應回饋給源頭。《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完善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補償機制,推動地區間建立橫向生態補償制度。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京津冀生態補償制度,正是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落實。
其次,完善生態補償制度必須做好頂層設計。要打破目前京津冀行政格局的局限,從國家的層面建立政策機制,形成長效機制。應以建設首都大生態涵養區為基礎,在國家現行生態補償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北京對張家口生態建設和保護穩定長效的生態補償機制,以彌補上游地區生態建設與經營管護投資不足。
具體而言,可以嘗試建立多維補償機制。從法律制度、流域管理體制、橫向轉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建設和優化生態補償制度,從資金補償、實物補償、能力補償、政策補償等方面有機結合建立多維長效的補償方式,並以此設立生態補償專項基金。京張兩地政府間也可建立生態工作平臺,開展森林、濕地生態補償試點,雙方研究、協商、確定具體的生態建設和資源保護的補償標準和補償方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