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造國家級文化貿易示範區

  • 發佈時間:2014-08-31 20:30:4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汪名立  責任編輯:羅伯特

  8月25日,北京市政府、文化部聯合發佈《關於加快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建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圍繞堅持和強化首都核心功能,發揮全國文化中心作用,擬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強化部市合作,將基地建設成為國家級文化貿易示範區,積極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進一步擴大對外文化貿易,提升國家軟實力。

  近日,國際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産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周茂非。

  國際商報:國務院在3月份印發《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明確支援文化産業發展。《意見》首次以部市聯合發文的形式明確了基地空間佈局、中長期建設發展目標,具體如何推進?

  周茂非:《意見》明確基地範圍位於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內,佔地面積235.3畝,將重點規劃建設國際文化貿易企業集聚中心、國際文化産品展覽展示及倉儲物流中心、國際文化商品交易服務中心等三個功能區域。

  建設發展目標分兩步走,到2016年,基地建設基本完成,文化貿易口岸初步形成,文化貿易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到2020年,基地形成2~3個擁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産業集群,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對外文化貿易額佔全國比重大幅提高,成為集文化貿易口岸、協同創新平臺、企業集群式發展于一體的國家級文化貿易示範區。

  國際商報:據悉,《意見》明確提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基地如何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周茂非:《意見》將強化資源統籌作為基地建設發展的主題,明確提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整合中央和地方創新資源,堅持出口導向和開放合作,重點推進六大中長期任務。

  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基地三個中心建設進程,完善基地內資訊基礎設施。

  二是爭取設立國家文化藝術口岸,發揮基地毗鄰首都機場的優勢,完善、提升天竺綜保區口岸在文化藝術産品進出口方面的專業功能,積極引進國內外一流服務商,加強口岸專業服務能力。

  三是大力發展國際版權貿易,支援代表中華優秀文化、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版權産品進入國際市場,重點扶持具有中國特色的版權出口。

  四是大力發展跨境文化電子商務,積極申請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構建面向國際國內文化市場快捷、安全的跨境文化電子商務新模式。

  五是推動文化金融服務創新試點,利用天竺綜保區國家外匯特別監管區優勢,大力開展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積極發展面向文化貿易的金融服務業。

  六是加快文化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入駐企業提供關務、物流、進出口貿易等相關服務。

  國際商報:改革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動力,《意見》如何突出改革創新主線,有哪些相關配套政策措施?

  周茂非:改革創新是推動基地健康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意見》緊緊抓住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主線,提出了五方面支援基地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

  一是推進文化貿易改革創新與合作,探索建立部市統籌協調工作機制,推進文化企業國際化發展。

  二是強化高端文化貿易人才支撐,建立完善與國際接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有利於培養和聚集文化貿易人才的體制機制,構建文化貿易人才培養、集聚和交流的平臺。

  三是完善財稅支援和金融服務,加大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等支援力度,對文化服務出口、境外投資、行銷渠道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援;建立健全文化貿易金融服務體系,支援境內外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在基地聚集和發展;鼓勵創新文化投入方式,支援金融機構結合基地特點開展文化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

  四是建立健全文化貿易標準體系,大力提升基地智慧財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支援文化企業、高校院所和行業組織參與創制國際、國家文化標準。

  五是加強文化貿易政策整合,利用天竺綜合保稅區境內關外的免證、免稅、保稅政策,推動基地文化貿易便利化;重點支援基地文化貿易政策創新,爭取國家政策支援,開展相關領域市場準入方面的改革創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