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藝術與電商如何更好結合?過高期待難成功

  • 發佈時間:2014-08-30 17:2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方翔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藝術與電商如何更好結合?過高期待難成功

  據報載,號稱國內最大最早的藝術品電商哈嘿(Hihey)藝術網本月曝出藝術家集體維權事件——數十位藝術家質疑其拖欠交易款和未交還作品,雙方對此各執一詞並將訴諸法律(《華夏時報》,8月26日)。這場糾紛,引發了人們對於藝術品電商公信力的質疑。

  當蘇富比、佳士得拍賣行紛紛上網際網路加大銷售力度時,國內從事藝術品交易的電子商務網站(下簡稱“電商”)面臨著來自海外市場以及藝術家兩方的壓力。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究竟需要怎樣的電商呢?

  電商不是“萬能藥”

  綜觀中國藝術品的電商發展,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2000年徐悲鴻名作《愚公移山》在網站上以250萬元成交,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當時網際網路經濟還剛剛起步,當中國網站在美國納斯達克屢創輝煌時,這個價格無疑給國內的藝術品電商打了一針“雞血”。然而,從今天的視角來回顧這十多年的發展,我們卻可以發現,真正藝術品領域的專業電商,還是近一兩年的事情。

  對於藝術品電商,目前市場普遍存在著一種錯誤看法,認為只要將藝術品放上去,總歸能夠賣得掉。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一種認識誤區。包括藝術家、藏家在內的各個群體,對於電商的期望總是過高,似乎線上下賣不掉的東西,放到線上都可以找到下家。

  事實上,海外成熟的藝術品電商,他們還要通過連接畫廊、藝術空間、博覽會等線下服務,整合線下資源,把線下擁有的畫廊連接到一個平臺上,才能提升實體體驗和服務品質,從而獲得線上線下雙贏的局面。

  誠信是個大問題

  拋開此次電商與藝術家爭議的內容,光從其特點來看,説到底還是常見的商業糾紛。類似的商業糾紛在藝術行業中一直存在,也就是代理之後如何付款、何時付款、如何交件等問題。但由於電商的參與,一些小問題開始被逐步放大。

  電商是對原有市場規則的革命,它增加了一種購買或者銷售的渠道,但它並不能改變藝術生態的本質。就拿現在熱門的微網志和微信拍賣來説,藝術品交易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只是把藝術生態中傳播、交易這個最主要的環節給容納進去了。但正由於處在一個相對公開以及熟悉的環境中,因此誠信就顯得尤為重要。

  過高期待難成功

  自去年開始,國內許多專業機構紛紛加大對於電商的試水,像去年舉行的“傅抱石及傅氏家族書畫作品專場”“大匠之門齊白石師生及子女書畫專場”等線上拍賣活動,雖然成交情況還不錯,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與現場拍賣的成交還有很大的差距。而蘇富比和佳士得,基本上也是以中檔珠寶、名酒、版畫等作品為主,並沒有涉及主流的藝術品。

  從目前國內成熟的藝術電商的發展來看,基本上都是在細分市場上有所特長,而綜合類的交易網站,還是看熱鬧的多。如果現在對電商在藝術上有過高的期待,那肯定是不現實的。

  現階段,對於藝術品電商來説,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從這些海量的用戶群中找到自己潛在的客戶群,加強産業鏈的規劃,在與客戶的交流中,逐漸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 方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