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股業績透視實體經濟現狀 下半年經營業績或小幅增長
- 發佈時間:2014-08-29 09:43:4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經濟發展的晴雨錶,A股上市公司的表現總與一段時間內經濟運作的狀況息息相關。在A股中報披露大限即將來臨之際,已有2276家企業交出了中考成績,佔上市公司總數的90%。在剔除金融行業上市公司經營數據的情況下,上半年從事實體經濟的上市公司的整體運營情況已經大體顯現出來。
業績略上升 盈利能力待加強
同花順iFinD顯示,總體來看,上半年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增長,但與金融行業的一支獨大相比,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
截至目前,A股2276家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共實現9.17萬億元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的8.73萬億元同比增長5%。從凈利潤來看,共實現7315億元凈利潤,相比去年的6551億元同比增長了11.7%。“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小幅增長主要反映了上半年經濟還是有所增長的,只不過是增速有所下降。”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説。
不過,A股上市公司業績數據增長的背後並不意味著實體經濟在增長。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剔除金融行業上市公司的經營數據後,實體經濟的運作狀況仍有待提高。
剔除金融行業的數據後,反映實體經濟的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共實現營業收入7.69萬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45萬億元僅僅增長了3.22%,可以看到,實體經濟企業的增速明顯低於全行業的增速。同時,從凈利潤方面來看,金融行業所創造的凈利潤佔到上市公司總凈利潤的48%,達到3509億元,這一數字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去年上半年,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3079億元,佔同期上市公司凈利潤的47%。如果不包括金融行業,其他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明顯低於A股的整體水準。據同花順iFinD顯示,上半年以實體經濟為主的上市公司所創造的凈利潤為380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472億元僅增長了9.62%。
由以上數據可見,實體經濟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增長幅度都處在緩慢增長的階段,仍有待加強。“金融行業的盈利能力以及營業規模是其行業性質所決定的,畢竟它們在實體經濟生産過程中提供融資以及資金流轉等便利。目前實體經濟增速較慢是受上半年經濟壓力下行的大環境影響。”北京鑫稅廣通稅務師事務所業務主管王偉説。
而單從營業收入以及凈利潤最高的前十家企業來看,也明顯能夠看出涉及實體經濟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並不是太樂觀。統計結果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最高的前十家上市公司中,實體經濟行業的上市公司只佔50%。在營業收入的總體排名中,處於前三的企業是中國石化、中國建築以及上汽集團,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6萬億元、3749億元和3183億元,但它們所對應的凈利潤僅分別為314億元、118億元和136億元。凈利潤的前三強則全部被金融行業所包攬,分別是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以及交通銀行,它們在上半年實現的凈利潤為1040億元、897億元和368億元。“銀行目前還處於一定的壟斷地位,而其他企業的議價能力相對較低,這也造成了銀行業的一支獨大。”楊德龍説。
負債優化現金流吃緊
除去在盈利能力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之外,涉及實體經濟的上市公司資産負債率、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等指標也應當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據同花順iFinD顯示,就資産負債率而言,上市公司的運營狀況有了較明顯的改善。剔除金融行業後,其餘上市公司上半年的平均資産負債率為43.22%,相比去年同期的45.45%出現了下降。“企業平均的資産負債率相比去年有所下降,説明實體經濟企業的經營環境有所改善,40%左右的資産負債率在經營活動中處於一種較為健康的狀態。”王偉説。
不過,上半年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卻出現了減少。同花順iFinD顯示,剔除金融行業後的上市公司在上半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28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652億元減少了367億元,降幅為13.8%。對此有分析人士稱,現金流量凈額減少,一方面代表實體經濟企業在生産過程中的利潤在一定程度上被壓縮,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目前市場的整體購買力不是很強。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凈資産收益率呈現明顯的下滑。統計結果顯示,今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凈資産收益率為2.39%,而去年同期為3.53%,同比下滑32.3%。“凈資産收益率下降,説明企業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利潤增速也出現了一定的下降。”楊德龍説。
下半年經營業績或小幅增長
在密集的中報披露期過後,上市公司將在數月之後再度面臨年終大檢,那麼對於下半年的企業經營業績,業內人士有著怎樣的預判呢?
楊德龍認為,下半年上市公司的總體業績不會特別理想,因為下半年的經濟增速可能還是會在7.5%左右,不會有太大的改善,估計相比去年會有小幅增長。華泰證券一位宏觀分析師也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下半年經濟運作狀況可能仍然是逐步走高的跡象,但增幅不會太大,全年經濟增速很可能保持在7.5%左右”。據該分析師介紹,我國經濟增速在上半年處於先抑後揚的狀態。在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比較明顯的情況下,GDP指標增長幅度為7.4%,而在政府出臺穩健貨幣政策以及其他微刺激調控見效的情況下,GDP指標在二季度出現企穩回升態勢,達到7.5%,使得上半年的平均經濟增速保持在7.45%。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有不同的觀點,認為下半年經濟運作可能面臨一定壓力。“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匯豐8月製造業PMI初值降至50.3,明顯低於上月終值51.7,也低於市場此前的預期值51.5,創今年6月以來新低。而這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經濟增速可能放緩,如此而來,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也會在下半年承壓。”王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