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雷鋒家鄉的“雷鋒兵”

  • 發佈時間:2014-08-29 05:38:1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紅警車,119,群眾有事不用求;消防兵,像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這首市民自編的童謠在大街小巷中廣為傳唱。

  這支被當地百姓稱為“雷鋒兵”的隊伍,就是擔負防火、滅火和應急救援任務的望城區公安消防大隊。

  捨生忘死 搶險救援

  2011年1月12日上午,一名工人掉進了10米多深的水泥槽罐,大半截身體被水泥死死埋住。

  槽罐裏空間狹小,粉塵瀰漫,罐體內壁還粘滿水泥,一點抖動都可能引發水泥再次坍塌,將裏面的人埋得更深。怎麼辦?破拆,切割産生的火花會給被困者帶來二次傷害;放空,流動的水泥又勢必將他擠壓得更緊。被困者的呼吸越來越弱。惟一的辦法,只有衝到罐裏去,徒手救人。

  “讓我上!”高付京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個請戰,爬進了危機四伏的水泥槽罐。槽罐裏,每往下靠近一點,危險就增加一分,高付京卻渾然不顧,朝著被困工人,一點點慢慢靠近。看著奄奄一息的被困者,高付京把保命的空氣呼吸器和安全帽,穩穩地戴在了工人頭上,自己卻只戴了個簡易的面罩。

  “我無法忘記高付京渾身裹滿水泥的樣子……”這是望城區公安消防大隊戰士張定軒寫的一篇“雷鋒日記”,厚厚的日記本,黑色封皮上印著雷鋒的燙金頭像,這樣的“雷鋒日記”在望城區公安消防大隊人手一本,翻起來放在一起就是一部大隊的“愛崗敬業簡史”。“當兵9年,我續寫了9年的‘雷鋒日記’。是什麼讓高付京如此奮不顧身?是使命,是責任,是我們望城消防官兵永遠不變的誓言!”張定軒説。

  據統計,望城區公安消防大隊組建36年來,經受了6700余起火災和搶險救援的考驗,經歷了成百上千個生死瞬間,營救被困群眾850人,搶救保護財産價值10億多元。

  長期幫扶 魚水情深

  “如果不來望城,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有這個‘妹妹’。”張定軒告訴記者,他的“妹妹”是自己資助的聾啞女孩胡婷。“胡婷是我入伍後第一個長期資助的學生,記得有一次在出警回隊的車上,我接到了她班主任打來的電話,説一向樂觀的胡婷最近上課經常走神。原來,因為家裏生活拮據,她不得不停止學習畫畫,這讓她很沮喪。”張定軒二話不説,從口袋裏掏出自己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工資帶著胡婷去補繳了學畫畫的費用。

  “36年來,幹部戰士換了一茬又一茬,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資助學生讀書的傳統卻沒有變。戰士們都形象地稱之為‘助學接力賽’。”望城區公安消防大隊政治教導員吳宏武介紹,建隊以來,大隊開展擁政愛民、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等活動1.1萬餘次,官兵資助貧困學子44人,長期幫扶駐地困難家庭22戶,捐款捐物價值近百萬元。

  創新載體 服務駐地

  8月3日18點45分,當望城區公安消防大隊的官兵們到達勤誠達項目建築工地時,穿著工裝的農民工兄弟們早已翹首以待。19點,“消防夜校”準時開講。消防戰士們結合自身經歷,為工人們講授了建築工地火災預防和ABC乾粉滅火器使用知識。

  “消防夜校宣講課”只是望城區公安消防大隊創新學雷鋒方法載體、服務駐地的一個縮影。多年來,他們編制了全國首部盲文版《消防安全知識手冊》,成立全國首個消防特殊教育基地,編排全國首套安全知識手語操;依託全區40多家農村書屋,建設消防志願者服務站、配發消防宣傳資料和滅火器材,把消防知識送進鄉村各戶;與地方合辦“週末育才學校”,培養實用型人才……望城區公安消防大隊用行動詮釋著“雷鋒家鄉消防兵,學了雷鋒出雷鋒”的真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