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心為民 清廉如水

  • 發佈時間:2014-08-29 05:38: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湖北省黃石市下陸區老鸛廟社區二樓黨總支書記的辦公室裏,筆電堆成一摞摞,卻再也等不來主人的翻閱和記錄。筆電的主人——老鸛廟社區黨總支書記、74歲的劉倫堂,今年6月25日因積勞成疾不幸離世。

  劉倫堂當了25年村支書,將一個貧窮的城中村發展成遠近聞名的“億元村”,村內聚集了32家企業,去年産值達2.3億元。然而,他的遺物除了一麻布袋榮譽證書和工作筆記,就僅有一張存有3000元的水電繳費卡……

  帶領社區奔小康

  老鸛廟村域面積只有2.06平方公里,2010年“村改居”。1989年以前,這是一個有名的窮村,每人平均耕地不到3分。改革開放春風吹到老鸛廟時,劉倫堂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創辦了第一個村屬企業——老鸛廟水泥廠。因經營有道,劉倫堂從村裏調任鄉重點企業總經理。

  1989年,他曾創辦的水泥廠因經營不善關門停産,村裏每人平均負債達1500多元。這時,幹部群眾想到了劉倫堂。他們聯名給鄉政府寫信,希望劉倫堂重返村裏,帶著大家闖難關。

  從紅紅火火的鄉辦企業,回到負債纍纍的貧困村當書記,劉倫堂也有過思想鬥爭。“組織上需要我,村民需要我,我只能回去。”劉倫堂臨危受命,想盡辦法,向親友借款、發動工人集資,終於湊了3.5萬元,讓水泥廠重新點火開工。

  經過一年努力,水泥廠實現産值128.8萬元,上繳利稅15萬元。隨後,他又在村裏辦起建材廠、碎石廠、三磷灰廠等企業。1991年底村裏不僅還清了債務,還有結余。

  近年來,黃石市要求全面關停“五小”企業,老鸛廟村的多家企業也名列其中。劉倫堂提出,發展要講科學,光拼資源、污染環境的蠢事不能再做了。他先後引進眾聯物流、萬邦機電、華隆冷鏈等生態友好型企業,並規劃發展大型物流園、商業中心和高新科技園區。

  時間的腳步,走過了13個寒暑。去年年末,老鸛廟社區實現總産值2.3億元,集體收入連續10年逾百萬元,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8000元,下陸區考核為全區27個社區之首。

  12本筆記記錄民情

  在老鸛廟村東頭,企業和垃圾場污水從這裡流過,居民的日常飲水受到污染。“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得到解決,作為一名村支書,我嚴重失職。”在1999年8月16日的筆電上,記著劉倫堂這樣一句話。

  劉倫堂沒有食言,改水計劃立即實施。經過初步計算,全社區安裝自來水總投資78萬元。劉倫堂多處奔走,爭取上級改水資金21萬元,集體投資30萬元,群眾投資20萬元,終於把自來水接到了每家每戶,解決了吃乾淨水難的問題。

  “沒有劉書記為我擔保,我的合作社可能早就完了。”47歲的村民江文勝告訴記者,2000年時,他將30多畝荒山坡承包下來,種銀杏、桂花、棗子。“樹苗前期投入大,沒什麼産出,我一度困難得揭不開鍋。”劉倫堂聽説他承包的事,主動登門,詢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在他去世前幾天,他還到我家來看我,讓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別放棄。”江文勝哽咽著説。

  對全村各家各戶情況瞭如指掌的劉倫堂,卻對自己的病情並不了解。今年4月,劉倫堂開始有頭暈目眩的症狀,大家都勸他去醫院治療,他卻忙於工作一拖再拖。6月23日,他最後一次去社區辦公室,社區文書方楊奏看到他“很瘦很瘦,臉色蒼白,説話有氣無力”。

  兩天后的6月25日,劉倫堂離世。

  不能讓老百姓戳脊梁骨

  從生病入院到病重去世,劉倫堂始終沒有等來哥哥劉倫華的看望。2005年,從事建築多年的劉倫華,三番五次找到弟弟劉倫堂,請求在社區安排一些建設工程。劉倫堂不答應:“別再找我,我是共産黨的社區書記,社區的活一點也不會給你。”劉倫華氣得近10年不與劉倫堂來往。但當劉倫堂去世後,劉倫華來了,大哭著長跪不起。

  “父親總是這樣,當了25年社區帶頭人,從不肯為家人牟私利。一些親戚朋友都認為他不講情義。”劉文兵説。劉文兵生了個女兒,想再要個兒子,劉倫堂認為有違計劃生育政策,不許他生。

  臨終前,劉倫堂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説:“我沒給你們留下什麼遺産,你們不要怪我,無論什麼時候,我的手伸出來都是清白的。做人要堂堂正正,寧可吃點虧,也不能讓老百姓戳脊梁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