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方向爭議中先做避險動作

  • 發佈時間:2014-08-29 04:54:44  來源:西安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連續第二日的“先揚後抑”頹勢,令滬指在週四終於擊穿了2200防線。雖然兩市主機板均不足1%的跌幅不算太大,但盤面上除受益政策刺激的油氣資源股外,絕大多數行業板塊都出現了全線下調勢頭,兩市的漲停個股量級,也由此前交易日的30多只縮減至不足20隻。隨著本週第三根陰線的築就,“調整究竟會持續多久”的論戰即再度升溫。從目前情況看,“後市拉鋸式調整時間將延長”和“熬過新股申購之後就能反攻”的兩種觀點針鋒相對、形成激辯。

  爭論:調整時間究竟有多久

  “指數基本上是複製了週三的走勢,即早盤形成明顯的反彈衝高,但由於量能和熱點支撐並不明確,尤其是近期題材股為首的創業板也頻頻砸盤,雖有石油、煤炭等權重股護盤,卻嚴重缺乏局部反彈的攻擊能量,類似次新股板塊的活躍無法帶來人氣,所以指數只能維持2200點的拉鋸戰,而無法更進一步。”市場人士玉名認為,既然指數已經呈現出來縮量、弱勢、拉鋸的特點,那麼股民就要接受和順應這樣的局面,“在縮量與缺乏領漲龍頭的情況下,大盤後市調整時間將延長。”不過他也強調“時間延長不代表幅度會深”,“下方2180點至2200點的支撐區間也很明確,指數尚不存在大的振幅空間”。

  巨豐投顧分析師則較為樂觀地認為,週四、週五兩天打新預計凍結資金9000億,市場資金面受到的壓力是調整主因,“不過,經過連續的震蕩整理,加上週四的較強力殺跌,大盤短線調整已經臨近尾聲,熬過新股申購之後A股依然有較大希望展開反攻,中長線進場機會即將出現。”

  行動:及時規避三類風險股

  市場人士就後期走勢觀點分歧且爭得面紅耳赤,顯然難以得出個一致的預判。在這種莫衷一是的情況下,我們建議投資者首先要做的還是看清現有危險地段、積極行動回避風險。

  具體來説,當前的風險主要集中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經過跳水後市場做多氣氛明顯減弱,板塊個股開始大幅分化。從盤面來看,漲得好的都是具有消息利好與並購重組類個股,而走弱的個股卻仍呈多樣化。如山水文化復牌後同中體産業一樣出現了大跌,此兩隻股短時間內便暴跌了25%以上,這實際是主力對前期階段漲幅巨大,又沒業績支撐個股的一種暴力出貨方式;另外,凡是趨勢破壞、技術破位的個股,不管其有沒大漲都應先行出局,如浙江龍盛順榮股份東方通信中國重汽等個股。因為指數反彈時後續買盤力量強大,會將調整的壓力消化,而一旦進入指數弱勢下,缺乏買盤,那麼賣盤力量就會顯得很強大;第三,是前期經歷大幅炒作過後出現明顯補跌跡象的強勢股,比如亞夏汽車松遼汽車百圓褲業營口港等個股,這再度説明瞭主力資金近期的調倉行為,對於此類個股,投資者需要及時規避。

  記者 劉寧

  2200點之下提供建倉機遇

  滬綜指昨日盤中跌破2200點引發市場一定恐慌情緒。不過,考慮到政策面的積極對衝,流動性相對寬鬆的格局,以及仍處於高位的風險偏好,對於大盤短期跌破2200點關口,投資者似乎更應該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整體判斷,2200點下方空間有限,短線調整提供了良好的買入機會。

  以銀行為代表的大盤週期股出現明顯調整,仍然是昨日大盤下跌並在盤中跌破2200點的主要原因。不過,此類股票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目前大部分大市值銀行股已經跌回7月下旬啟動前的位置,估值支撐重新彰顯。即便經濟復蘇預期下行,此類股票的估值對此也已經進行了非常充分的反應。與此同時,昨日系列刺激微政策再度出臺,包括重大工程建設、定向降息等等,政策預期繼續積極,在保證整體流動性相對寬鬆的同時,亦會維繫市場風險偏好處於高位。因此整體來看,2200點下方的調整空間有限。

  對於投資者來説,目前市場出現的調整恰恰提供了較好的買入機會,消費、國企改革以及部分調整比較充分的成長行業龍頭股,都應成為此時可以重點關注的對象。

  中證

  股市雜談

  中國經濟有多少“瑜亮情結”?

  中國居民的投資渠道是狹窄的,除了地産恐怕就是股票,或者就是金銀珠寶,中國大媽在黃金上摔跟頭也是必然的結果。一定程度上A股長達7年的熊市也是中國房地産市場黃金時代的必然代價;所以,在專家看來,股市和樓市是有些“瑜亮情結”的,現在的問題是,如果股市和樓市都不行的話,那麼,怎麼辦?

  劉曉博在《中國經濟到了最糾結的時候》的文章中指出,面對股市和樓市的選擇,中央和地方的回答是不一樣的,地方政府非常好辦,股市不歸我管,樓市關係到我的錢袋子,當然救樓市。所以,我們會看到福建下文,直接要求銀行放鬆銀根支援,四川甚至用財政補貼的方式支援房貸補貼,安徽等地取消限購限貸。其實,中央政府也不會眼睜睜看著樓市死亡,央行就組織商業銀行打招呼要求正常發放首套房貸,按揭政策由“從緊”轉向“中性”到後來變成“大力支援剛需”,這樣,新的問題也隨之産生,如果全面放鬆限購,再加上銀行放開限貸,樓市就可能回暖,資金流入股市的步伐就會放慢,行情會不會胎死腹中就成了市場疑慮的事情。説到底,股市和樓市爭的還是資金的問題。

  在我看來,股市和樓市不太一樣,股市反正一直在地下躺著,這幾年也沒爬起來過,即便沒行情也掉不到哪去,無非是一個要不要打“激素”催生的問題,有刺激因素,行情早一點形成,比如“滬港通”,比如“混合製”,比如“優先股”;沒有刺激因素,行情形成得複雜一些,指數會進進退退,畢竟經濟調整的長週期是不變的,PMI也會上上下下,GDP在第四季度也會翹尾。而樓市則不一樣,經過十年的持續上漲,現階段完全是高位的盤整,供求關係已經發生微妙的變化,地方政府救市的作用其實也是有限的,剛開始或許能集中放些量,但是此後效應必定減弱。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明白這個道理,對於股市和樓市的走勢就不至於那麼糾結。樓市能穩定最好,股市能活躍最好,皆大歡喜的事情大多是一廂情願,階段性的蹺蹺板是難免的,所謂“牛回頭”也是正常的,心放寬了,一切就可以理解了。水皮

  上證 2195.82 -13.65

  深證 7743.54 -97.53

  恒生指數 24741 -177.75

  道瓊斯17122.01 +15.31

  日經225 15459.86 -74.96

  英國富時 6812.80 -17.86

  德國DAX 9505.56 -64.15

  法國CAC40 4375.38 -19.88

  美元指數82.34-0.13

  美原油連93.57-0.31

  美黃金連1291.60 +8.20

  美黃豆連1026.50 +2.75

  倫銅電37028.00 +2.75

  期指14092330.60 -5.40

  觀點數據由經易期貨提供

  名稱 最新 漲跌

  (數據採集截至8月28日16:30)

  世界主要指數

  滬膠:持倉看多空換手積極,總持倉回落,多頭減倉集中,多頭持倉集中度下降,持倉結構偏空。泰國拋儲和越南減稅促出口,週邊現貨價小幅回落,季節性供應壓力到達峰值。基本面偏空局面下滬膠市場延續探底走勢,做空操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