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宜信首次亮相APEC女性領袖峰會

  • 發佈時間:2014-08-27 09:51: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 APEC 女性領袖峰會(2014 APEC Women Leadership Forum)于8月20-22日在北京隆重舉辦,來自全球政治、金融、藝術、文化、商業等數十位各行業優秀女性代表共同亮相此次活動。宜信公司高級副總裁呂海燕作為當下火熱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代表,與來自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金公司、摩根大通等女性高管,共敘網際網路金融與傳統金融如何共同發展。

  被市場逼出來的創新

  較之傳統金融機構,成立僅僅8年的宜信公司其實是個特別年輕的公司。

  8年前,不僅沒有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詞,也沒有誰知道P2P是怎麼回事。宜信的創新是市場逼出來的。那個時候中國的很多大學生找工作面臨很多困境,於是宜信公司成為中國最早開展P2P業務的公司,通過幫助大學生獲得小額的個人借款,使得他們完成職業培訓,把這些學生的求職夢想變為可能。

  據呂海燕介紹,在過去的八年發展中,宜信服務了一百多萬小微企業主、經濟上活躍的農戶、兼職創業的工薪階層和大學生群體,而這些人被宜信定義為高成長性人群。

  通過這些實踐和數據的積累,宜信非常獨特的信用評估和風險管理體系得以發展。到現在宜信已經開發出很多獨有的信用評估技術,結合大數據的使用,使得在短時間內幫助借款人獲得資金變為可能。

  “那麼這樣一種資金幫扶的額度有多小呢?在農村的話,一個農戶獲得幫扶的資金是八千到一萬左右,在城市是三萬到五萬左右。雖然額度非常小,但是它很美,因為資金到達了最需求的人手中,而且市場需求特別大。”呂海燕表示。

  中國有六千多萬小微企業主,農村有幾億經濟活躍的農戶,總體上大致高達有五億到六億人渴望著創新的小額信貸服務。

  “宜信目前只服務了一百多萬的客戶,所以面對這樣一個大的市場,我們有信心繼續在普惠金融路上,走的更遠,走的更好。”呂海燕説。

  網際網路金融與傳統金融攜手共贏

  一些觀點認為,網際網路金融來勢洶洶,它提高了人們對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最終可能顛覆傳統金融的模式。對此,參加此次對話的工商銀行董事兼高級執行副總裁王麗麗、中金公司董事陳十遊等並不認同。

  她們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和P2P所服務的客戶與銀行完全不同,P2P正是基於不同於銀行的特性,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而且網際網路金融所服務的人群,也不同於傳統銀行。

  比如在實踐中,鄉間地頭,八千到一萬的小額借款。對於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來説,通過手機、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就可以方便的把這樣小額的客戶服務好。

  “宜信是一家成長勢頭非常好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但是我們也不覺得要顛覆傳統的銀行,因為我們服務的是完全不同的群體,金融服務説到底是每個人應該享有的權利。對於中國高達六千萬的小微企業主來説,他們創造了80%的就業機會,但是他們有70%的融資需求是沒有辦法在傳統銀行的體系中去滿足的。”呂海燕表示,“這個市場需要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大家互為補充,銀行更像大動脈,我們更像毛細血管,大家一起把中國普惠金融市場服務好。”

  呂海燕表示,以服務客戶為中心,宜信一直致力於通過不斷創新為客戶提供他們真正需要的服務。

  ?關注公益 宜農貸5年服務超過一萬貧困婦女

  在城市流動的嘈雜中,在喧囂的商場競爭中,女性高管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不僅因為智慧和優雅,更因為她們超乎常人的“愛人”之心。

  據呂海燕介紹,在宜信公司,有一個針對農村女性的公益性網際網路金融P2P平臺——“宜農貸”。

  宜農貸並不同於傳統的“輸血式”扶貧助農,宜信公司2009年推出宜農貸平臺,將愛心的出借人與需要資金的農村借款人一對一對接起來,在陌生的出借人和農村借款人中間搭建了公開透明的愛心橋梁,開創一種“可持續扶貧”的創新公益模式。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呂海燕介紹,而且數據顯示,女性也比男性更有信用。

  據介紹,在過去5年中,宜農貸已經匯集了十二萬名愛心助農人士的愛惜,幫助了一萬兩千名來自中國貧困地區的婦女,為他們提供了將近億元的愛心出借支援。

  宜信通過借助網際網路金融和P2P模式,把來自中國富裕人士的愛心匯聚成溪,流向中國貧困農村的女性手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