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讓藝術拍賣褪去光環?

  • 發佈時間:2014-08-26 21:30:53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曹俊傑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在傳統大拍賣行蘇富比、佳士得等相繼公佈半年報時,蘇富比與易貝共同宣佈,將合作發展極具創意的網上平臺,讓全球用戶更輕鬆地發掘、瀏覽及競投頂尖藝術品、古董及各式收藏品。易貝作為一家網際網路購物的電商平臺,在全球有1.45億活躍用戶。

  而作為蘇富比最大的競爭對手,佳士得則早在2011年12月就舉辦“伊麗莎白·泰勒珍藏”的網上專拍,這可能得益於佳士得2010年上任的首席執行官馬文斐對於網際網路業務的重視—有趣的是,他曾先後擔任全球知名唱片公司和出版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如今都已被網際網路所徹底改變。

  在蘇富比首席營運總監布魯諾·芬奇格拉看來,開展這項線上合作計劃,是鋻於藝術市場的發展趨勢和新一代科技發展以及雙方的實力。據蘇富比的統計,在2013年,共有17%的拍品吸引客戶于網上競投,2013年通過網際網路成交的拍品數字相比上年上升36%。鋻於蘇富比與易貝的合作仍在規劃期,並沒有提供更多詳細的內容。

  而根據《歐洲藝術博覽會(TEFAF)2014報告》,網上藝術品交易有望于2020年上升至130億美元。需要厘清的是,傳統拍賣行參與線上業務分為兩種方式,一是利用線上技術吸引客戶參與線下拍賣的實時競投,另一種則是線上直接競投的專場拍賣。目前蘇富比採用的是第一種模式,佳士得則採用的是兩種並行的方式。“2014年上半年,我們的網上競拍額同比增長87%,這是頗具意義的。相較於以往,客戶願意投入于網上競拍的金額有顯著增長。社交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移動設備的發展是藝術行業蓬勃發展的三大原因。”佳士得全球首席執行官馬文斐告訴記者,佳士得的純線上拍賣會的數量已經從2012年的7場增加到了2013年的60場。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拍賣行提出的線上業務增長數字不斐,但是相對於線下拍賣,實際成交基數仍然相對較低。以佳士得為例,佳士得2013年網上競拍成交總額達2080萬美元,佳士得公開的全年拍賣銷售總額2013年達59億美元。

  事實上,除了國際拍賣巨頭,國內拍賣行參與線上拍賣也早已展開。趙涌線上是屬於投資人趙涌名下和上海泓盛拍賣行相齊的公司,2013年的線上年交易總額達到4.76億人民幣,在國內有10萬人次參與競投。而2000年成立的嘉德線上是中國嘉德投資並相互獨立的綜合性拍賣公司。“今年我們的線上藝術品拍賣交易肯定要過億,相當於798藝術園區一年的交易總額,現在一年有400多場線上拍賣,門類以當代油畫、書畫、雕塑、攝影和版畫為主。目前成交最高的,是2012年初線上成交吳冠中的一幅油畫,含佣金成交額是600萬人民幣。”HIHEY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何彬介紹説。

  相比于如今的拍賣行競相走向線上業務不同的是,趙涌卻是先從線上藝術品交易開始,再開展線下藝術品拍賣業務投資的。“從網際網路來説,藝術品交易只是一個簡單的資訊傳達的環節,跟其他商品在網上差別不大,區別只是在於,其他線上商品已經被標準化,客戶可以通過數據來判斷所購買的是什麼樣的産品,而藝術品的標準化比較複雜。它在文化層面需要積累,文化、藝術、歷史層面相結合的交易性平臺,不是簡單的網際網路産品就能完成推廣,並被大家所接受。收藏群體普遍比正常社會消費群體大十歲左右,因此,他們的網際網路商務化比傳統行業要晚一些。”趙涌説道。

  在未來新興的電子商務環境中,傳統藝術拍賣交易可能會被拆解成一個個環節,如鑒定、保真、交易、物流,原來一個公司和平臺完成,今天這趨勢更加專業性、個性化的服務平臺出現。

  在趙涌看來,藝術品拍賣的隱私重點是誰購買,以及購買後支付的狀態,這和傳統拍賣沒有太大的區別,甚至比傳統拍賣保護更好一些,因為傳統拍賣現場舉牌、領牌,具體到誰購買,能大致看出。而線上拍賣,能夠使用匿名和昵稱的方式,只有後臺能夠追溯,這比傳統拍賣甚至保護隱私可以更好些。而同時線上交易更加透明,這有利於對作品的去偽存真。

  不過眼下,天價、富豪、精英消費階層,這些關鍵詞,仍然像“光韻”一樣套在藝術品拍賣行頭上,藝術品拍賣行看起來是那種商業環境中偏向傳統的公司,資歷老邁的專家、恒定的嚴苛標準,堅持保守似乎有助於建立長期的競爭力。照耀在拍賣行頭上的“光韻”並不會短期內被網際網路所瓦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