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技術浪潮衝擊下的海外傳媒業

  • 發佈時間:2014-08-25 20:51:5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家偉 郭爽 馬丹 劉石磊 藍建中  責任編輯:羅伯特

  資訊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海外傳統媒體造成巨大衝擊。借助包括數據分析等新技術,海外傳統和新興媒體也在探索融合發展之道。

  新技術推倒舊有格局

  “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一名美國讀者把最後一張報紙扔進了垃圾桶,”美國新聞學者菲利普·邁耶2005年曾在《正在消失的報紙》一書中這樣預測。

  資訊新技術興起,給歐美老牌媒體統治傳媒業的舊格局帶來挑戰。蓋洛普調查顯示,只有9%的美國人把報刊作為獲取新聞的主要來源,把電視和網際網路作為獲取新聞主要來源的人分別佔55%和21%。跟受眾一起大量流失的,還有收入。隨著廣告商跟隨受眾轉向網際網路和智慧設備,美國報紙的廣告銷售額如今不到2005年鼎盛時期495億美元的一半。

  受眾群體的大量流失,廣告業主的信心下降,經營狀況的每況愈下,讓傳統媒體還沒來得及搞清狀況就已潰不成軍。老牌大報《洛杉磯時報》十幾年前的輝煌早已成為回憶;2013年,由於鉅額虧損,《華盛頓郵報》也略顯煽情地以“一個時代的結束”作為頭條,告別經營了四代的老東家格雷厄姆家族。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佈的《2014年新媒體狀態報告》顯示,“臉譜”、推特等社交平臺上,有半數用戶都是為獲取新聞資訊,18至29歲年輕用戶以這種方式消費新聞的比例最高。“臉譜”用戶普遍傾向從朋友間分享的內容來獲取新聞,很少有人直接訪問某新聞媒體網站。

  新技術打造個性新聞

  在眾多技術變革中,讓受眾獲益最大的,就是數據分析引入新聞行業。在海量資訊中篩選出真正讓受眾感興趣的內容一直是媒體業界的難題,借助自身先天的“技術基因”,新興媒體更高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新媒體課程的學者艾倫·馬特説,新興媒體正進入個性化時代,新聞産品和廣告將不會以統一形式呈現。它們推出面向特定用戶的內容,可增加用戶訪問次數,延長訪問時間。有實力的新興媒體正發展這種以大數據分析為驅動的發佈模式。

  近來獲得高額融資的美國網路媒體Buzzfeed,就是一個契合當下社交化和移動平臺化的案例。它本身也是一個新舊媒體融合發展的代表,老牌報業巨頭赫斯特公司是它的主要投資方之一。

  Buzzfeed對大量用戶數據進行分析,找出他們的興趣點,並以此來采寫新聞稿件,同時,基於這些興趣點,他們還能更有針對性地切入帶廣告性文章,這種精準的內容投放對廣告客戶非常有吸引力。它在社交平臺和移動端上的有效推廣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家2006年成立的新聞網站現在每月全球訪問人數超過1.3億,接近於美國1300多家報紙網站共1.6億的訪問人數。同時,與很多新聞網站仍處虧損狀態不同,它已實現盈利,2014年預計收入達1.2億美元。

  事實上,這種依靠數據分析成功捕獲受眾關注的趨勢正越來越流行。像“雅虎新聞摘要”這樣的移動新聞聚合平臺,比Buzzfeed更徹底——自身不生産內容,而是通過一系列演算法預測用戶喜好,從而將各家媒體的相關內容直接推送給用戶。

  新技術助力融合發展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媒體通信研究所副教授佐伯千種説,隨著2000年後網際網路的滲透,從媒體方面來看,自媒體和社交媒體崛起,並且與傳統媒體融合。美國新聞學會媒介研究專家安德魯·納齊森將“媒介融合”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

  一些傳統媒體在使用數據分析和社交平臺等工具方面試圖跟上新興媒體的發展。英國《衛報》提出“數字優先”戰略,為此開創了“數據部落格”、“數據商店”,打造開放式新聞;美國《華爾街日報》以社交媒體編輯和數據分析專家為主力創建了“實時新聞部”和“讀者互動部”。

  此外,幾乎所有投身轉型的媒體都將融合腳步踏入移動端。美國《紐約時報》已把移動端新聞內容逐步分類,進行移動端業務分化;以商業報道著稱的英國《金融時報》今年宣佈推出週末版的移動應用,定位生活休閒類資訊,開拓分層訂閱機制。

  布洛傑特説,未來幾十年,將有大量新的全球新聞品牌出現,它們會充分發揮新興媒體潛力,並將創造出更全面、更快捷以及傳播方式更有效的新聞。(張家偉郭爽馬丹劉石磊藍建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