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揭秘中小企業融資貴

  • 發佈時間:2014-08-25 06:35:30  來源:成都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錢緊”“錢貴”一直困擾著急需融資的眾多中小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貸款資金的“雁過拔毛”,導致實體經濟用錢“既貴又難”。新華社記者近日採訪了多位企業經營者,他們表示,現在已不是考慮“怎麼活”的問題,而是“怎麼死”和能否“死後重生”的問題。

  調查:貸款利率一直在上浮

  深圳廣田裝飾集團財務總監田延平向記者介紹,該公司的貸款成本從去年的6%至6.6%突然上漲到了現在的8%左右。“估計我們今年新增加的利息要佔到去年公司凈利潤的10%,也就是説今年僅資金成本就要吃掉公司10%的利潤。”

  田延平説他的公司每年融資總額約20億元,渠道包括銀行信貸、短融券、債券等,其中銀行貸款超過40%。“今年以來,我們的貸款成本突然上浮了30%,公司去年支付的利息為9000萬元,今年預計在1.2億元至1.5億元之間。”

  “貸款利率一直在上浮走高,年化利率12%已經很普遍,企業資金壓力很大,今年感覺日子更難過。”浙江一家中型服裝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這一現象在中小企業中很普遍。

  焦點:“雁過拔毛”現象很普遍

  除了貸款利率節節攀升,“雁過拔毛”現象更普遍。如擔保費、諮詢費等各類“買路錢”都加大了中小企業貸款的成本。

  一位中小製造業企業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細賬:該公司本年度向某銀行申請了一筆800萬元的貸款,“由於採取的是抵押貸款方式,所以先讓專業擔保公司‘剝’了2%,即16萬元;在申請授信時,客戶經理通知我,現在貸款額度緊張,要貸800萬元,需要先給銀行提供800萬元的存款。也就是説,我需要先從別的渠道臨時借800萬元存進銀行,然後銀行把這筆存款轉換成承兌匯票,我再付4.8%的貼現費用將它贖回再還臨時借款。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銀行給我們打了5折,貸800萬元,存400萬元,貼現費用19.2萬元。所幸,授信額度好歹是下來了,貸款利率12%,年利息96萬元。後來銀行告訴我,我們的融資成本已經算很低了。”算了算賬,也就是説,中小企業要想從銀行貸出1元錢,至少需要付出0.16元,甚至更高。

  河北一家中型建材企業借款總額1.5億元,借款利率每年12%,理論上應年還利息1800萬元。但該公司董事長楊某説,“加上各類委託仲介費用,平均每年要還息3300余萬元,成本幾乎翻番。”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