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暑假將盡“開學經濟”漸熱 家長開支動輒上萬

  • 發佈時間:2014-08-24 18:5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8月24日消息(記者趙珂 實習記者張宋丹)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再過一個星期,中小學校就要開學了,大學開學的日子也為期不遠。這個死後,一年一度的“開學經濟”也熱了起來。所謂開學經濟,指的是每到開學的時候,家長都免不了花費一筆開銷為孩子添置開學用品,因此文具、箱包、眼鏡、參考書籍、電子産品等都會進入一個銷售比較旺盛的時期。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家長在這方面的開支越來越大,鉛筆、橡皮、文具盒這些“開學老三樣”早已落伍。手機、筆記型電腦之類的3C産品是現在很多學生開學前的追求目標。有學生向我們反應,他今年為準備開學採購的物品,總價值達到一萬三千元:

  學生1:基本上手機、筆電就夠用了,手機三千一下都可以。筆電三千到五千都可以接受。

  學生2:加上我這些衣服、包、鞋、行李箱一堆生活用品,加起來可能有一萬三四左右。

  不過,對於是否滿足孩子的這些要求,很多家長心理還是比較矛盾的,因為擔心他們把學習工具用來娛樂,反而分散了學習注意力。有老師對經濟之聲記者公秀華説,的確存在這種現象:

  老師:經常會看見學生每天抱著平板電腦或是拿著手機,上課的時候是這樣,回宿捨得時候也是這樣,其實這四年的時間有很多的時間都是浪費在聊微信、聊QQ這些上面了。

  家長的擔心似乎難以阻止開學經濟的火熱。每年開學之際,新一輪的學生“裝備大採購”都如約而至。各大超市、商場的文具用品專櫃、數位産品區、甚至服裝專櫃,學生和家長的身影明顯增多。有家長説,開學消費就跟搶錢一樣。一位服裝店老闆説,最近他的生意明顯好了起來:

  服裝店老闆:我們針對學生季會做部分精選貨品享受五折的優惠,效果是有增長20%個點左右。

  當然,為了促銷,各類文具、箱包、電子用品、眼鏡等學生用品在開學前都會打折降價。一家電器賣場的銷售員説,憑藉入學通知書,在他們那裏就可以有優惠,而且延長保修期。很多品牌的手機也都在做開學前的促銷,最大的降價力度可高達600元,還附贈很多小禮品,吸引了大量學生。可能是因為打折促銷的商家越來越多,一位大中電器的銷售員表示,雖然也有學生來消費,但似乎不如往年。

  開學經濟並非什麼特殊現象,國外的商家們每年也都會做返校購物促銷活動,包括沃爾瑪、蘋果公司等知名企業也加入其中。在新學年開始之際,美國的學生們都要大量購買文具、服裝、書包、電腦、耳機、隨身碟、鋼筆等商品。美國零售聯合會的數字顯示,返校購物市場的總價值已經達到720億美元。

  和中國學生不同的是,美國孩子更喜歡登山、遠足、游泳、宿營等戶外活動,因此戶外用品也是返校季熱銷的商品。商家除了力推電子産品和學校用品之外,還將相當部分的空間留給了戶外用品,包括太陽鏡、潛水鏡、騎車手套、運動衫、防水衣袋等,給出的折扣幅度也非常高。

  另外,也有美國電商在返校促銷活動中主推女生時裝。包括連衣裙、超短裙、牛仔褲、T恤,其中又以裙裝為主。折扣幅度從15%-60%不等。女性是最愛買衣服的群體,而女性中的青春少女更是頻繁地更換服裝。這些電商往往在返校購物季能收穫纍纍果實。

  對於成年人來説,返校季給他們帶來的最大壓力是要為孩子們大量採購,倍感經濟壓力。美國有一半以上的家長稱,返校季最大的壓力就是無法一一滿足孩子們的購物要求。看起來,養孩子不容易,不管中外,都是一樣的。

  經濟之聲觀察員張翼:開學經濟可以定義成9月的消費現象,就像樓市有金九銀十一樣,9月份會有很多這種和市場緊密相關的消費行為和市場行為發生。現在對於很多學生來説,特別是初中、高中這個群體來説,手機、平板都是標配,而且教育部門也在推動教育資訊化,但是初中、高中這個群體還是應該適當遠離和淡忘這些電子産品,不要成為這些電子産品的俘虜,也不要成為一個所謂的開學經濟的俘虜,根據自己的自身家庭經濟情況和經濟現狀,和自身的需求來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配置。

  店主1:網上的人過來買,都是要東北大板,非常火爆。

  店主2:我們這裡賣得還不錯,銷得挺好,一天賣三四十支吧。

  店主3:一天四五十支,很多人在找,都説好吃。

  店主4:要水果味兒的,它都是純水果的,沒有任何色素,奶油味的就是奶粉做的。很實在,比其他雪糕大、厚,價格也不太高。

  東北大板外形是簡樸的長方形,口味頗為簡單,只有草原奶、巧克力、草莓、原味四種,全國統一價3塊錢一根。有的人對它百吃不厭,但也有人覺得並不好吃,在很多人看來,“東北大板”紅得毫無道理。不過,從消費者採訪的情況來看,這種雪糕受歡迎,很可能是因為它的味道喚起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消費者1:外包裝的顏色很樸素,跟現在這種花花綠綠的很有差別。

  消費者2:因為吃起來就是很純真的味道,奶油味很濃,像小時候吃的五毛一塊的奶油雪糕。都説奶油味的有點懷舊的感覺。

  東北大板能走紅,除了消費者喜歡,也得益於生産商紅寶石公司的行銷策略。這種雪糕根本不進超市,紅寶石的銷售人員採用成本最低、最原始的“掃街”方式,與街頭小巷的雜貨舖一家家去談的銷售事宜。紅寶石在南京地區的銷售負責人説,他們除了免費給雜貨店提供專用專賣東北大板的冰櫃,每個月還給商家補貼60元電費:

  紅寶石:實際上我們也沒有怎麼做宣傳,就靠我們自己的專櫃、靠業務員下去宣傳,已經下載了我們的終端戶。現在我們下面的點大大小小有五百家左右,我們免費給他冰櫃,並且每個月補60元電費。東北大板從紅寶石工廠中生産出來後,被直接裝入廂式冷鏈專用車,送到北京和上海等地租賃的冰庫裏,再用冷藏車按照訂單逐一向各個網點發貨。東北大板在華北和華東地區建立起了龐大的銷售網路,僅在北京市,銷售網點就超過6千個。有業內人士透露,東北大板即使只賣1塊錢也能盈利,因此這款産品的利潤率非常高。中國冷凍食品網分析師何中華認為,東北大板的渠道和産品定位十分吻合,這就是它銷售旺盛的秘訣:

  何中華:渠道跟産品定位非常匹配,你看他主要是主打報刊亭和煙雜店,遠離了競爭非常激烈的賣場、便利店;第二就是他在他獨立的定位上做的有非常好的廣告宣傳;第三就是採取了一些饑餓行銷,就是經常會斷貨的情況,通過微信這些渠道行銷,非常精準。

  冷飲市場的復古風潮也引起了大廠商的注意。幾年之前,雀巢就發現,在錯綜複雜的雪糕市場中,一款簡單的産品反而容易出挑。因此從2007年開始,他們研發和推出了口味純正、外觀簡潔的牛奶棒。今年夏天,雀巢再次為牛奶棒投入大量廣告。這種牛奶棒4塊錢一隻,價格不算低,但它的銷量卻是逐年增加。

  蒙牛、伊利等等多內廠商今年也陸續推出了老冰棒口味的産品,零售價在2元至3元不等。由於意識到中國消費者對傳統綠豆口味雪糕的偏愛,蒙牛對核心産品系列“綠色心情”進行了升級,並且把售價上調了5毛錢。儘管市場上這些打懷舊牌的冷飲産品賣得都不便宜,但消費者似乎仍然願意埋單。

  經濟之聲觀察員張翼:老品牌的回歸代表了公眾對當下消費産品的不信任和不安全的擔憂。我們常講一句話,相見不如懷念。我們總覺得過去的東西才是好的,那個時候喝北冰洋覺得沒有添加劑、沒有色素的,但是這些年以來曝光的蒙牛、伊利的冰激淩或者冰糕生産車間污濁不堪,甚至用的原料都是最差的奶粉。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很多日常的消費品成了日化品,我們更懷念10多年、20年前那個時候的品質性的東西。這種回歸更多是給予了老百姓一種日常消費品質化和品牌的享受的回歸,而且對當下消費産品的不滿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